太后回神,看著她目光溫和下去,將手放在她的手背上。
“好孩子,從哪過來的?”
許清瑤低下頭去,鬢邊的一朵百合絨花襯得她脖頸曲線優美。
她抓著裙擺,似是不好意思,睫毛像蝶翼一般顫,“瑤兒前腳去謝府給謝老太太把脈去了,謝老太太身子不好,瑤兒便想著多照顧她些。”
“好孩子。”
太后看著她,卻若有所思。
“哀家聽說,茵兒同謝大人的關系很好?”
許清瑤怔了一下。
她垂下眼簾,腮邊泛春霞,“謝大人是瑤兒的先生,在文廣堂的時候,謝大人曾對瑤兒諸多照顧,謝大人也經常來到府上向瑤兒討教醫理……”
她于謝大人而言,應當是不同的。
許是虛榮心在作祟,許清瑤便杜撰了一句:“上月謝大人染了風寒,喝不慣太醫院的附子湯,才來問瑤兒要甘草膏。”
太后聽了,頷首。
“哀家聽說謝大人此刻便在御花園,陶嬤嬤,你領瑤兒去見見。”
跟在陶嬤嬤的身后,許清瑤袖中的指尖不由抓緊。
太后與江南士族的利益關系,她前世早就知道了。
太后之所以讓她去見謝凌,定是覺得她跟謝凌關系非比尋常,想著或許她能勸得動謝凌,便差她去探探情況、試試能否規勸一二。看看謝凌會不會為了她,從而“回頭是岸”,不要與太后為敵。
而她收買了慈寧宮的宮女,已經聽說了太后和李侍郎要陷害謝凌的事。
許清瑤前世是謝凌的妻,這會兒又如何會眼睜睜地看著他入刀山火海?
此時她心情忐忑,掌心里全是汗,恨不得馬上見到謝凌,告訴他太后和李侍郎的計劃。
許清瑤很擔心,又按捺不住地憧憬,只要她把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告訴給了謝公子,謝公子定會對她很是感激,這樣一來,他們的感情便會升溫。
這輩子,她會成為謝凌的助力,再堂堂正正地成為他的妻。
漢白玉欄桿蜿蜒,廊下銅鶴銜著冰棱。許清瑤過來時,便看見太液池旁立著一道著青黑色公服的男人,腰間是玉色腰帶,雖不比紅色官袍來得驚艷,可這樣深沉的顏色將他深淵寡言的性子更凸顯了出來。
眼見陶嬤嬤離開。
“謝公子!”
許清瑤提起裙擺,便向他跑了過去。
她將太后和李侍郎的計劃源源本本地說了出來,讓他到了南京省之后便要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