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朔一邊吃著李婉麗炒的辣子雞丁,一邊喝著啤酒,和李放聊得熱火朝天。表面上隨意拋出的話題,實則句句帶著算計。
曹雪明這小娘皮,摟著勁兒跟自己作對,弄了個娛樂公司非要跟自己卷不說,還在華若楠的事兒上給自己下了個小套。雖然最后靠拜把子化解了,但這梁子結下了。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有仇不報可不是陳朔的風格!
現在曹雪明的導演李放自己送上門來,陳朔自然要好好“招待”一番,探探底,埋點雷。
他一仰頭,咕咚咕咚喝干啤酒瓶里的酒底,抹了把嘴,語氣不緊不慢:“現在抗戰劇這行當,產業壓力下被當‘快消品’使,缺乏對歷史的責任感,陷入了‘政策紅利—資本投機—粗制濫造’的閉環。”
“最要命的,還是美學表達的失范,歷史氛圍的消融!軍裝筆挺,戰地醫院奢華,跟真實歷史影像里補丁摞補丁的軍服、簡陋得像窩棚的野戰醫院,形成強烈撕裂。”
“還有那些武俠化、科幻化、偶像劇化的濫用,男主飛檐走壁,女主濃妝艷抹,歷史氛圍全毀了!為啥會這樣?在我看來,根本沒建立起抗戰劇的美學視覺體系!”
這話一出,李放的表情瞬間變了,手里的啤酒瓶僵在半空,嘴里喃喃道:“沒有建立起抗戰美學的視覺體系……”
這句話像一顆子彈,精準擊中他的心窩!
他愣在原地,像是腦子里被鑿開個洞,一道光直射進來。
李放當然知道抗戰劇的種種弊端,可業內從沒系統歸納過,甚至沒把抗戰劇當一個嚴肅題材,只當完成主旋律任務的工具,或是撈快錢的手段。
可拍出來就是一種類型,無可回避!
長期以來,抗戰劇的創作總結甚至不如唱紅歌的美聲歌手,創作者直接拿拍偶像劇、武俠劇的套路硬套上去。正如陳朔所說,武俠化、偶像劇化、科幻化,壓根兒沒形成抗戰劇的美學范式!
一語中的!
李放看向陳朔的眼神變了,帶著幾分敬佩。不愧是精準看中《流浪藍星》的投資人,這眼光、這洞察力,圈里沒幾個人比得上!
李婉麗在一旁忙碌,見陳朔吃完飯喝完酒,麻利地給他泡了杯龍井,遞過去,又拿了條熱毛巾讓他擦手,服務得周到體貼。
而她服務陳朔的同時,耳朵卻沒閑著,剛才陳朔那番話她一字不落全聽進去了,忍不住偷瞄陳朔的側臉,目光更亮了,甚至帶著幾分仰慕。
李放有多驕傲她最清楚,電影學院最年輕的導師,電影節最年輕的評委,眼高于頂,能讓他呆立當場、啞口無言,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她心想:陳朔自己不拍電影,估計是看不上這小道。若真出手,絕對是頂尖導演!既然他不屑于此,那就讓自己來幫他實現吧!
想到這兒,李婉麗臉上流露出開心又滿足的笑,“陳總,茶還合口嗎?要不要再加點熱水?”
“不錯,不錯!”陳朔舒服地喝了口茶。這才是金主爸爸應該有的待遇!劇組也就李婉麗眼力價了,不枉自己當初幫她解決困難,簽到公司!
愣了好一會兒后,李放長吐一口氣,站起身,鄭重地朝陳朔拱了拱手:“陳總,今天受教了,感謝指點!”
接著,他說了聲“告辭”,轉身走出攝影棚,步子匆忙。
陳朔看著他的背影,心里暗笑:看來這番話起作用了。給曹雪明埋個小釘子,能有多大效果不好說,但機會送上門,不拿竹竿捅兩下怎么行?萬一真打下幾個棗呢!
張元導演端著啤酒,笑瞇瞇問:“陳總,今晚怎么安排?去酒店住?”
陳朔擺擺手,豪爽道:“不去酒店!我就住你們片場,陪大家到明天殺青!殺青宴我請客,敞開了吃!”
這話一出,攝影棚里爆發一陣歡呼,演員和工作人員紛紛舉起啤酒瓶,氣氛瞬間炸了。
張元朝李婉麗道:“婉麗,你是導演助理,把董事長今晚的住處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