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冰雪消融,春意漸濃。嫩綠的柳芽點綴著城墻內外,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長安城的百姓們個個喜氣洋洋,仿佛提前過起了年節。街頭巷尾,成群的百姓聚在一起,興奮地議論著:
“總算開春了!大非川這一仗,定要叫吐蕃狗賊吃不了兜著走!”
“聽說去歲寒冬,朝廷又往大非川增派了十萬大軍。加上原先駐守的十萬,如今大非川集結了二十萬雄師,比當年薛仁貴征西時的兵力還要雄厚!”
“這可是我大唐開國以來,在大非川集結兵力最多的一次!吐蕃狗若敢來犯,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聽說吐蕃那邊也在調兵遣將,準備奪回大非川呢。”
“這不是明擺著的事么?大非川對吐蕃狗有多重要,傻子都知道!沒了大非川,吐蕃國力至少要折損三成,他們能不拼命?”
長安百姓最翹首以盼的,莫過于大非川的捷報。
誰都清楚,這一仗若是打贏了,吐蕃必將一蹶不振,困擾大唐數十年的西北邊患也將就此解除。
整個冬天,這成了長安城最熱門的話題,就連過年時的酒席上,人們也都在熱烈討論。
玄武門前,龍武軍將士如標槍般挺立,個個身姿挺拔,威風凜凜。與去年河湟大戰時不同,今日的玄武門前不見等候消息的百姓,只有嚴陣以待的龍武軍。
李乾等人的謀劃屬于最高機密,長安百姓自然無從得知。在他們看來,大非川之戰即將打響,但要等到捷報傳來,至少要到春夏之交。
畢竟這場決定兩國命運的決戰,規模必將空前,即便大唐勝券在握,沒有兩三個月的時間也難以見分曉。
“越過積石山了!”
一聲沙啞的呼喊遠遠傳來,若隱若現,聽得不甚真切。
龍武軍將士面面相覷,彼此交換著疑惑的眼神。有人甚至掏了掏耳朵,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緊接著,他們又不約而同地搖頭,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這也難怪,翻越積石山這等壯舉,在華夏數千年的征戰史上從未有過。要讓這些身經百戰的將士相信此事,簡直比登天還難。
“越過積石山了!”
這次喊聲清晰了許多,仿佛就在耳邊炸響。
龍武軍將士的臉上浮現出震驚之色,再次互相打量,卻依然選擇搖頭。他們寧愿相信是自己聽錯了。
“越過積石山了!”
喊聲越來越近,只見一隊風塵仆仆的唐軍騎兵疾馳而來。
這些傳令兵個個面色憔悴,似乎隨時可能從馬背上栽下來,卻難掩滿臉的興奮。他們揮舞著拳頭,聲嘶力竭地吶喊著,聲音嘶啞卻格外洪亮。
“這是真的嗎?”龍武軍將士驚疑不定,一時難以決斷。
要相信這個消息,無異于相信天方夜譚;可若說不信,如此重大的軍情,誰敢謊報?
“別管真假,先清道!”龍武軍火長當機立斷地下令。他也不知道這消息是真是假,但職責所在,必須立即護送傳令兵入宮。
龍武軍迅速列隊,將這支疲憊不堪卻又興奮異常的傳令兵團團護住,直奔玄武門而去。
“越過積石山了!”
“我們真的越過積石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