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令誠忽然眼珠一轉:“李乾這般人才,真叫人眼熱。可惜咱家沒有女兒,否則定要招他為婿。”說著意味深長地看向高仙芝,“副都護不是有位掌上明珠么?如此佳婿,可遇不可求啊!”
“樂瑤那丫頭”高仙芝臉上浮現慈愛之色,“她的婚事由她自己做主。只是這些天總見她悶悶不樂,也不知是誰惹了她。”
說罷一抖韁繩,竟哼著小調策馬前行。身后唐軍士氣如虹,口號聲響徹云霄:
“苦不苦?”
“不苦!”
“累不累?”
“不累!”
在這震天動地的吶喊聲中,唐軍如洪流般涌向特勒滿川,勢不可當。
李靖雪夜奇襲陰山之戰,堪稱大唐開國以來最輝煌的軍事傳奇。
這一戰不僅徹底覆滅了東突厥汗國,更將昔日不可一世的頡利可汗生擒活捉,押解長安。
此等壯舉,縱覽古今,難覓其二。
最令唐人熱血沸騰的,不僅是生擒敵酋這一結果本身,更是其中蘊含的雪恥深意。
想當年隋末亂世,頡利可汗趁中原板蕩之際,威逼利誘,迫使劉武周、梁師都、薛舉等梟雄俯首稱臣。
就連開國雄主李淵,也不得不暫時向突厥稱臣納貢。這般屈辱,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唐人的心頭。
最令唐人切齒的是,就在貞觀元年,太宗皇帝剛剛登基之際,頡利竟親率二十萬鐵騎長驅直入,直逼長安城外的渭水之濱。
若非太宗臨危不懼,單騎出陣震懾敵膽,迫使頡利簽訂“渭水之盟”,大唐國運恐怕就要改寫。這段往事,成為唐人心頭永遠的痛。
正因如此,當李靖將頡利可汗五花大綁押解回京時,整個長安城為之沸騰。
百姓們奔走相告,文人墨客賦詩作賦,就連深宮中的宮女都在傳唱著勝利的凱歌。這不僅是一場軍事勝利,更是一次完美的雪恥,亡其國,擒其主,還有比這更徹底的復仇嗎?
唐人用這場完美的勝利向世人宣告:昔日的屈辱,今日加倍奉還;曾經的臣服,如今百倍雪恥!這種酣暢淋漓的快意,這種揚眉吐氣的豪情,正是激勵著唐軍將士在蔥嶺暴雨中奮勇前行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