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一,知道性惡之說嗎?”
李觀一回答道:“知道些許。”
王通夫子道:“人性本惡,善者偽也,有些人說人心之惡劣,但是這句話不是的,是人性本惡,需要學(xué)習(xí)引導(dǎo)就能展露出善。”
“天性自由散漫,如同玉石,不琢磨,不成器。”
“人性惡,善偽也,這是儒生喜歡吹噓的話。”
“他們不知道先賢還這樣說,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性偽合而天下治。”
“先天的本性,后天的教育結(jié)合在一起,天下會大治。”
“溫暖熾烈的理想,陰暗頹唐的思緒,匯聚在一起才是人,如陰陽輪轉(zhuǎn),我希望你不要‘放棄’這里的儒生和學(xué)子們,他們會有害怕,會軟弱,會渴望那種富裕的生活……”
“但是他們也勇敢,也熾烈,也單純。”
陽光從窗戶上傾瀉落下,王通夫子神色溫和:
“都是很好很好的孩子。”
“咳咳咳咳……”
李觀一看著這位當(dāng)時就身體不好的夫子,起身去攙扶,道:“老師……”觸碰到了的時候,李觀一身軀微頓,感覺到了王通夫子身體的虛弱,后者擺了擺手,道:
“我就是這樣,老毛病了,咳咳咳。”
“當(dāng)日你也見到了。”
李觀一道:“還請老師好好照顧身體。”
王通笑著道:“我知道的。”
師徒兩個人喝完了茶,李觀一告辭,王通送他離開,囑咐道:“記得準(zhǔn)備,你想要在應(yīng)國陳國兩個,幅員遼闊的大國之下,得到學(xué)子之心念,不是只靠著你的夢想。”
“你明白的吧,你也要不斷成長才是。”
李觀一回答道:“是,老師。”
王通笑道:“不用這樣緊張。”
“那一日,我會幫你的。”
李觀一告辭離開,他想著需要做的事情,希望文鶴留下,但是就算是解決了財政問題,但是人才問題仍舊極為嚴重,陳國,應(yīng)國這樣的大國對于人才有更大的吸引力。
人才,亂世之中,諸子百家出世,若沒有拿到足夠的人才,江南就會再度落后,李觀一尤其知道,在這個局勢之下,人才的重要性。
王通夫子目送那少年走遠,后者腳步堅定。
他關(guān)上門,咳嗽幾聲,神色從容,他知道李觀一之后的道路難走,可以說是,走一步,就有一步的艱難,房子喬攙扶著他,道:“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