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讓彼此對峙著的太古赤龍和李觀一氣氛緩和許多,李觀一的后背都沾shi了,太古赤龍嘆了口氣:
“好膽量,不過,老夫確實是不該遷怒于你。”
“我笑那火麒麟吃寶珠而死,笑了八百年樂子。”
“今日險些也步了那家伙后塵。”
“不過,吞吾浩瀚元氣,八百歲壽數,你這神兵恢復了罷!”
李觀一遲疑了下,老老實實回答道:“還沒有。”
于是這氛圍就越發沉默尷尬起來。
火麒麟放棄吞了珠子,百無聊賴地在空中撈了一只鳥兒,用火一噴化作了烤翅膀,塞到嘴巴里面,慢慢咀嚼著。
李觀一主動道:“不過,也是蘇醒了很大一部分了。”
“至于汲取前輩壽元和元氣。”
“這一座鼎絕對不是那種邪物,我想其中應該是出現了些許問題,之后應該還有可以補救的法子。”
太古赤龍道:“此事權當是吾看走了眼,不必再提。”
“但是你要逆轉《天子神功》,固定萬民之氣運,不令其為天下豪雄所奪,反還之于民,需要神兵,現在那東西出不來,又該當如何?”
李觀一的心神潛入其中,感知到九鼎上散發出的神韻,若有所悟,道:“我或許有法子的。”
“哦?是什么?”
李觀一看著太古赤龍:
“重鑄九鼎。”
……………………
重鑄九鼎,只是不是如同傳說之中那樣,聚集九州之金,鑄為一器,李觀一沒有那種本領,此刻恢復了九分之一的九州鼎也沒有辦法讓李觀一做到這一步。
他感知那青銅鼎上復蘇的神韻。
打算仿照先賢的做法,聚集江南一十八州各地的金鐵,鑄造一座大鼎,這金鐵不必太多,各州都有些就成,然后再運轉李觀一體內九鼎之神韻,模仿九州鼎,匯聚江南山河氣運。
鑄造此鼎。
作為代替《天子神功》所需的神兵器物。
他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于太古赤龍,太古赤龍沉吟許久,幫助他完善了理念和細節,道:“如吐谷渾熔鑄三十六部的印璽,斬其首;亦或者陳武帝三百年前那事情。”
“都是在自身氣勢極強的情況下,在這氣運巔峰去鑄造神兵,才能最完美地將氣運,神兵聯系起來,你最好也想想看類似的事情作為準備。”
“在類似于此的事情將江南的山河萬民氣運推至極限的時候,鑄造此鼎,方可以大成,至于鑄鼎,吾倒是不覺得算是什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