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高握拳,那因為恐懼,因為面對著天下最大變局而在心底深處產生的,無能無力的恐懼,仍舊讓他的身軀顫抖著,然后他一點一點,把恐懼的手掌握緊了。
“朕,也是大應國之君。”
顫抖的手掌重重砸在龍椅上,劇烈的痛苦,驅散猶豫和恐懼,姜高的雙目重新化作了鋒銳的模樣,道:“就讓我們兩個,結束這亂世吧,李觀一。”
“以一場,痛快的大戰。”
姜素很快抵達了應國的皇宮。
姜素畢竟是天下三百余年來的兵家第一人物,在秦皇這最后一戰開啟之前,他撤軍回城的時候,就已經調動了整個應國的軍隊,令數個兵團駐扎在了應國南部,和江南靠近的區域。
此刻再度下令,這些原本就逐漸靠近這個區域的兵團迅速做出反應,足足有八十萬大軍直接堵在了應國和秦國接壤的這一片遼闊的疆域。
“這一戰的核心,就是李觀一。”
姜素的神色沉靜,他道:“臣將會前去,堵住李觀一,封堵住他們進軍的道路,秦的底蘊不夠,在這樣的情況下,時間一長,他們的后勤和糧草跟不上,軍心會迅速崩塌。”
“若可以戰陣之上,擊破李觀一,則是大勝。”
“就算是未能夠有如此大的斬獲,也可以堵住他們的兵鋒,天下英雄,也只有李觀一,可以算是一個對手了。”
姜素并指在整個天下的堪輿圖上點了點頭,聲音沉穩,徐緩道:“且敵人一動,其實也是我們的機會。”
“有高驤在,讓他和臣同去,正面撕扯李觀一;賀若擒虎,宇文烈各率十萬大軍,從左右側翼切斷秦皇大軍和后方的聯系。”
“若可以成就,則反向可以撲殺江南和秦國。”
姜高道:“如此直接,簡潔么?”
姜素看著堪輿圖,輕聲道:“簡潔嗎?陛下覺得,兵法是如何玄妙的事情嗎?并非是如此,所謂兵法,只是知己知彼,知道大勢的變化,如此就可以百戰百勝。”
“這天下數百年,英雄們都已經次第凋零了。”
“我們的戰將,秦皇知道;秦皇麾下的悍勇之輩,我們也了然于心,雙方廝殺到了如今這樣的程度,故人離去,剩下的也都算是老熟人,不止交鋒過一次。”
“誰強些,誰弱些,心里面也有點把握。”
“不管是對攻對殺,皆是陽謀了。”
直攻秦皇。
這便是,姜素的陽謀。
所謂的提綱挈領,攻敵所必救之處。
直指敵方之要害。
以兩位頂尖神將,強攻秦皇,秦皇饒是強橫無比,也是武道傳說,也要吃虧。
他年輕,但是論及功力深厚,尚且不如姜素,又有天下第一神射在,不提徹底將秦皇斬殺在戰場之上,也可以狠狠地挫敗其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