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他們。”
“然后……”
秦武侯手中之酒落在了學宮的地面上,輕聲說出了四個字,只是四個字,就可以激蕩起來所有年輕的,還懷揣著理想的血液。
“超越他們。”
王通夫子看著李觀一,他垂眸笑了笑,他其實看到了許多的弊病在,李觀一想要走的道路,希望以才選士,希望能夠讓百姓讀書,開智,一步一步走。
但是學宮里面已經被大儒把握,他們有自己的理念,學派,浩然正氣所在之處,就算是百姓讀書明智,最后也會被他們影響到,自然而然地匯入不同的某個學派里。
學宮應該純粹。
現在的學宮內部,則如世家門閥一般,依靠著把持學子,在天下擁有名望,汲取學子的血液,成就自己一個人的地位,那不該是學宮,不是諸子百家。
八百年,積累了太多的弊病。
這弊病是伴隨著舉薦制,如同毒一樣蔓延在學宮內部的。
在舉薦制更換為科舉之前,必須要抹去這些遺留之毒。
新的時代之前,學宮應該重新干凈,雖然再度過去幾百年,就一定會積累新的弊病,但是,莫怕,莫怕。
來者,無窮。
至人天隱,其次地隱,其次名隱。
王通當為大事,弟子入天下,天下不知我名。
王通夫子抬起頭,看著公羊素王,素王注視著這位最看重的晚輩,怔住,旋即立刻意識到他要做什么,眼底悲苦,嘆息,王通微笑拱了拱手,往前一步。
他眸子微垂,不緊不慢:“之前王通回答你們的問題。”
“現在是我要問你們了。”
“大儒,名士,求名利嗎?”
這個時代的百家名士一時無言以對。
王通笑了笑,眼底似乎有了一絲絲遺憾,道:
“最初的時候,夫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那時候覺得夫子所言甚是,可是后來在這天下走過一遭,卻發現有了新的想法。”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安之者。”
“知道,行道,最后安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