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文乃奮發,鎮守此城不亂,辣手處置攪動輿論的世家子,支持李昭文的策略,整備后勤,撫諸軍士軍心,李昭文以重賞,于整城池之中,招募勇武之士。
乃登高臺,曰:“奮力擊賊,茍能破敵,凡在行伍之中者,勿憂富貴!”
“吾當親去監管,必不令有司弄刀筆,貪墨汝等勛勞。”
又下令,道:“殺敵有功者,無官者直升七品,賜物百緞;有官者以次增益。”
比起李建文,甚至于國公都更為大手筆,于是城池之中,軍伍悍卒,踴躍參與其中,以整個西意城之中,招募得二重天以上勇武之士,數次遴選,只得八百人。
國公府親自從武庫之中取出甲胄,墨色重甲,號曰玄甲。
披重甲,持硬弓,重槍,騎墨色戰馬。
就算是疑兵之計,又和李觀一那邊的軍隊虛實結合,但是也需要有【破陣】【破勢】者,李昭文很看重親情,打算親自率軍前去營救。
完事準備妥當了,李昭文已披戰甲,戰袍,手持一柄長槍,準備率領八百人前去,卻聽到有聲音道:“二郎,倒是英武。”
李昭文側眸看去。
一身氈布袍子的李觀一雙臂環抱,依靠著那邊亭臺,李昭文眸子沉靜,微笑點了點頭,道:“李兄,多謝。”
李觀一回答道:“謝什么?”
“只是盟約的要求。”
“我也得了不少的好處。”
李昭文誠懇回答道:“就算只是盟約,可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愿意帶人來,和我配合,交擊于夜門關,不是尋常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了。”
“這亂世之中,多的是背信棄義者。”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落井下石的已經是君子,何況真的愿意提兵相助,西意城不缺這些東西,總不至于要李兄所部白白沖陣。”
“而經歷了此番事情,大哥也終于褪去了往日的和氣,知道亂世之中,不能按照這八百年世家的規矩來。”
“唯大事可以成就人。”
李昭文看著李觀一,這同輩之中,唯一好友,道:“可惜了,明明之前曾說過這番重逢,當以真面目相見的,卻遇到這般事情。”
李觀一回答道:“真面目?”
他指著李昭文大笑:“我所見到的,xiong懷天下,意氣風發,卻又重情重義的,難道不是李二郎?”
“我已見你,我已知你。”
“還說什么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