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了晃,這數年前兀自還氣吞萬里山河的應國大帝直接半跪在地,眼前一陣一陣的發黑,心臟抽痛,抬起頭來,卻見到了年少時那女子畫像。
忽又覺得,這妻子畫像,越發地靈動真實,如要來尋自己。
猩紅刺目,摘星樓中的長明燈忽然劇烈晃動。
……………
李觀一率軍攻應國邊疆,這一次倒是感覺到了大兵團遠離后方,孤軍深入的感覺,攻擊的兵團率領有七萬戰兵精銳,但是對應的后勤,每過百里都要增加一部分。
此刻已是后勤兵團也抵達十萬的層次。
李觀一之前不懂得戰陣的時候,對于后勤壓力為什么那么巨大并不了解,此刻成為一地之主,才逐漸明白過來,大軍前行,人吃馬嚼,每日消耗激烈。
從后方運送糧食,補給,則需要三線軍團。
這些士兵,平日自己耕種田地,時常訓練,自己儲藏的糧食也足夠平日的消耗,而一旦大軍開撥,戰爭動員,這些府兵就會成為全職的后勤士兵,一切消耗都需要天策府承擔。
運七萬人所需的糧至千里之地,在路上這些后勤部隊就得吃掉一大半。
運送的糧食越多需要的人越多。
需要的后勤部隊越多,則代表著路上損耗的糧食越多。
路上損耗的糧食越多,則代表著出發時候帶著的糧食也要更多,這是一種滾雪球的姿態,越是大軍深入敵境,消耗就越是巨大。
所以說,戰場只是廟堂的延伸,而每時每刻都在消耗的就是金銀。
除非李觀一所部天策府也如同這個時代的常態大軍。
每抵達一地,遍及侵掠百姓的村鎮,強行收繳軍糧補給,若有不從者則殺之,否則只靠江南一地根本支撐不了多遠。
可若是天策府做出這樣的事情。
不提天下之變化,不提李觀一自己的心境崩塌。
就連這一支悍勇無比,天下強軍,都會從內部自行崩潰,李觀一看著每日戰報的糧食消耗,額頭都在狂跳不已——
這一次遠征,和西域不同。
在西域的時候,李觀一那人吃馬嚼都是蹭得李國公,從李國公長子那里,詐了不少的補給出來,后來有六十余城,而戰場的主要位置,就是在西域。
李觀一完全不需要承擔大軍開撥千里的消耗。
和這一次,完全不同。
李觀一看著戰報上用朱砂描繪出來的文字,呢喃道:
“完犢子了……”
“這軍糧消耗也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