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應國只是想要得到西意城。
但是秦王,秦王是真的想要讓陳國死的。
且在這樣的時刻,仍舊做出了一種算是正確的判斷。
在死亡面前,迅速發動兵馬,聚攏了一批二十萬大軍,匯聚了西意城戰場之外的,僅存的名將,往前推進,在這些戰將當中,其中有兵部的宿老,也有右相馮玉凝所推薦的那些將軍。
他們自是有本領的。
他們雖然貪財,但是卻也有著一路培養出來的武功,軍略,在經過軍略的會議之后,他們確定,秦王是打算趁著西意城的事情,后方自這大陳之上,掠得許多好處。
秦王坐鎮于后方,準備及冠禮。
分于四方出兵,便是打算多處攻擊陳國,得到陳國的土地。
面對這樣的局勢,坐以待斃自是不可以。
但是分四路去一一地應對秦王的大軍,也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甚至于是很外行的選擇了。
那就代表著,陳國在隨著對手的選擇而動。
這種對應局面的手段,本身就會落入被動之中,況且,秦王麾下,猛將如云,謀臣如雨,跟著對面的節奏而動,就相當于被對面牽著鼻子走,必死無疑。
如今之計,唯兵行險著,攻敵所必救之處!
于是便打算從中路急行攻秦國,直攻對方的首府之地,希望以攻代守,他們自是沒有抱著能一口氣擊破江南的打算,只是想要自此拉扯住其他四路大軍的攻勢。
逼迫對方,不得不回防,以此來減弱對手的攻勢,保護陳國其余城池。
乃是一種兵行險著,但是成功率卻也極高的戰略。
以江南的底蘊,此次戰略恐怕是極為危險。
但是這些將軍們卻毫不猶豫。
男兒成名,軍功封侯之日,正在此刻!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樣的天下大變之世里面,豈能夠在一地終老?況且,秦王現在在準備著及冠禮,天下的眼睛都盯著那里,他們還有什么可害怕的?
二十萬大軍急行軍,并且在七日之后,遇到了自己的敵人————
肅穆,沉默,安靜。
旌旗烈烈,指著天空,墨色的旌旗如同翻卷的云霞一般,從蒼穹之上墜下了,墨色甲胄肅殺,氣氛壓抑,沉默,仿佛一人,槍鋒指著天空。
風吹拂而過的時候,猶如長風而過竹林,其聲徐徐。
在那一面一面大旗之下,一字排開的戰將,皆身穿甲胄,神色肅穆,不出一言,只是他們背后虛空泛起漣漪,化作了一尊一尊的異獸,法相,在那里低沉按爪,發出陣陣咆哮。
正因為無言,反倒是越發顯得壓迫,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