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袖眼看著香客又伸手向他這里來奪,接了劍握得死緊,尚未看清他的手法,手里便是一輕,常明劍竟已被他拿了起來。紫袖心里大驚,不曾料到山路上隨便一個游客便有這般手段,這山上尚不知是何等臥虎藏龍之地,當即“呼”地探過手臂,就要回搶,抓倒是抓在了手里,一拉之下,卻沒拉動。身邊老道士忽然叫道:“啊呀!誰撞我!”向前一撲,卻在石頭縫上磕掉了一只鞋,險些撲倒在地,一雙手胡亂揮舞,剛好碰在那香客手肘之上,香客并未動彈,常明劍倒像有了生命般,豁地跳了起來,堪堪落回紫袖手中。老道士一只破了許多洞孔的布襪踩在地下,勉強站穩。
紫袖抓起劍向后退出幾步,那香客卻不再來奪,只向老道士怒道:“兀那牛鼻子,在你大哥面前班門弄斧。”說著“呼”地一聲,五指如鉤,便向老道抓去。紫袖乍一看這門手法,像是中原數州常見的“勾魂爪”,力道陰毒,正要施以援手,那老道嚇得向后一跌,坐在地上道:“你欺負了小的,又欺負老的!我的鞋呢!”在那里東邊一閃,西邊一躲,摸起自己的鞋來。
香客爪爪如風,卻沒能抓到他半片衣角,搶上兩步,伸手去抓他那顆白發蓬亂的頭,怒道:“還在這里裝瘋賣傻!”老道套上鞋爬了起來便逃,口中道:“我又不認得你,為何砸我生意?豈有此!”跌跌撞撞向斜刺里奔去。那漢子急火攻心,追著他便也去了。
紫袖見那老道胡亂躲避,又恰好奏效,瞧得有趣,又心中疑惑,跟著繞了一條小路,二人都沒了蹤跡。他見那老道雖單薄,卻跑得不慢,想是也練過氣,又對道路甚熟,估摸那漢子追他不上,便不再憂心,沿著大路上山去。
大般若寺的山門巍巍矗立,紫袖整了整衣衫,才緩步走了進去。寺中青石鋪地,白玉圍欄,殿宇整肅,草木葳蕤。目之所及,竟比凌云閣占地廣得多了。他去過的寺廟不多,無一能及得上這里氣勢宏闊。一時身畔僧人信眾穿梭來去,檀香陣陣,木魚聲聲,紫袖如聞梵音,為之深深震撼。
寺院依山而建,他拾級而上,穿過天王殿,路過碑亭塔林。留意四周,有不少像是江湖人物,卻都規規矩矩。聽聞大般若寺在武林中也素有威望,親來方覺此言不虛。
他繞過巨大的香爐,走到大雄寶殿前。輕煙裊裊,殿上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三座丈余高金裝佛像,寶相莊嚴,神色慈悲,默對日月,俯瞰紅塵。不少人在殿前參拜,還有的五體投地,虔誠叩頭。紫袖仰望佛像,只覺威壓重重,不禁低頭凝思。又見有人跪拜,正跪在自己身旁,他便往旁邊讓了讓。紫袖看著旁人行禮,不知該如何拜佛,又朝左右張望,見有個老和尚立在大殿一角,正沖自己微笑,便覺臉熱,朝他赧然一笑,又往后走。
殿后便有一座玲瓏寶塔,供著香花鮮果,紫袖聽著香客談論,原是當初那位得道高僧的舍利塔。他上前細看,塔身一側有一塊小小金牌,鐫刻著一首偈子:
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
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他盯著那些字,念了兩遍,像是被攝去了魂魄,一時陷入迷亂——緣是什么?緣生緣謝,憑的什么?展畫屏和自己,到底是有緣還是無緣?
——散了,滅了,你還好嗎?
凌云山上的日夜,丟失的《寄展獠書》,與習練三毒心法時的幻覺碎片攪在一處,倏忽閃現,如在對他訴說。紫袖心中千頭萬緒,翻起憤怒又痛苦的浪濤。他孑然一身立在天地之間,面對蒼茫無邊的孤單,魂魄深處發出聲聲嘶喊。朔風割面,寒氣森然,肉身盡摧的前一剎那,陰霾中忽然飄下一片極輕的樹葉,落在他的肩上,卻有萬鈞之力,由肌膚直壓進心窩。漫天的烏云散了開去,一道金光發自天際,射入他的前額。紫袖渾身一震,看向肩頭,哪里有甚么樹葉,肩上是一只溫暖的手。
那手收了回去,紫袖轉過身子,面前正是大殿里的老和尚,雙手合十,臉色紅潤,依然笑瞇瞇地瞧著他。紫袖手足無措,忙也對他合掌道:“多謝大師,我方才……”
老和尚笑道:“施主方才想問如何禮佛。”
“……啊,是。”紫袖應道,“大師莫怪,旁人都虔敬有加,我卻不懂如何參拜。”老和尚道:“頷首合十,都是禮佛。心中有佛,執正信正念,是大慈悲。”紫袖若有所悟,怔怔地望向大殿飛檐,晴空萬里,羅漢松綠葉婆娑。
他回過頭來,老和尚卻已走開。紫袖又朝舍利塔深深看了一眼,朝旁處走去。越向后走,香客越少。從鐘樓鼓樓再向兩側,還有偏殿。紫袖一路見到不少碑刻字畫,也看不大懂,只撿著好看的多看幾眼。遇見一處頗為幽靜,便信步踏進,殿上供的是千手觀音,兩側壁上也掛了畫,有人在此禮敬。
紫袖先看左邊那幅,畫的是觀音立像,神情極是溫柔慈和;再看右側一幅,是一個長條,分別畫了些人物,只題著“十賢圖”三個字,旁的一概不曾多寫。
他不由細看起來,這《十賢圖》筆致工細,卻甚是奇怪:十個人里,像是有男有女,又看不分明;乍看跟佛菩薩像相類,卻又各各不同,有的穿鎧,有的布衣,有的面無表情,有的齜牙咧嘴,總歸沒一個慈眉善目的。他依次看過十個人像,委實逼真,與真人無異;又委實虛假,假到一看即知是造出來的——不知該說畫得好,還是畫得不好,只是看著便惆悵起來,忍不住長嘆一聲。
旁邊一人便笑問:“兄臺何故嘆息?”
紫袖回頭看時,見是一個青年文士,面如冠玉,目似晨星,溫文爾雅,正含笑看他。紫袖聽他言語和氣,便拱拱手道:“這位大哥,我沒讀過甚么書,看不懂這畫,倒是攪擾你了。”
那文士笑道:“兄臺若不嫌棄,不妨說出來一同參詳參詳。”紫袖看他謙和有禮,便道:“我說了,大哥不要笑話我。我瞧這畫能掛在這護國大寺當中,自當是畫得不錯。只不過,若說這是佛菩薩,卻都兇神惡煞的;若說是妖魔鬼怪呢,又都好端端地跟菩薩待在一處。不知這《十賢圖》到底賢在何處?”
這時旁邊一個香客插嘴道:“小哥頭回來罷?這幅畫,是宮里自古供奉的十個天兵天將。廣熙朝時,武皇帝為了保國泰民安,才移到寺里來,正是為了福澤民間。”紫袖見是個上香的老漢,便笑道:“多謝大叔,原來如此。”那老漢雙手合十,拜過了畫,又朝他一禮,便即離去。紫袖忙學著他的模樣還禮,抬頭見那青年文士正朝那畫出神,便問他道:“天人之姿,畫成這般,是廣熙皇帝的偏好么?”
那文士倒并不參拜,轉過臉來,溫聲道:“天兵天將,福澤民間,只是以訛傳訛罷了。其實是先帝夜來一夢,夢見十個天兵天將一般的人物,醒來講給宮里左右,畫師覺得有趣,便照先帝所形容,加以雕飾,將這十人畫了出來。先帝見之大喜,御筆題款,便掛在了此處。”又面露自責之色道,“這十位賢者,也當是神通廣大罷,若只以凡人相稱,倒不恭敬了。”
紫袖恍然大悟:“啊,原來是夢里的,這樣多古怪都說得通了。武皇帝就是廣熙皇帝罷?皇帝就是皇帝,夢見這么多人,醒來都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