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睛半睜半閉,顯出一點溫存之意。紫袖從里頭看出一個身影,這身影長久烙在他的眼底,以至于他總在尋找相似的人。
可金錯春再也不會回來。紫袖自去皇宮中轉了一遭,便對這位金掌院更解了幾分——他知道得實在太多了。金錯春跟隨壽王多年,這份從龍之功令他飛上云霄,卻也預示著有朝一日必將暗中折翼。興許是明白千帆院末路不遠,他才無比期待能與展畫屏一戰罷:既然注定沒有好下場,反而放手一搏,只有天下經》
,原文如下: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p>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出自《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朱印說的“眾生是道場”是《維摩詰經》的一句,“不離世間覺”出自《六祖壇經》,
我的解就是要到群眾中去的意思(???感謝可愛小朋友的海星和留言。
結束,還剩最后一章了。
該告別的都要告別啦。
拈花微笑(1)
長泰九年。
三月三十,立夏。
百卉江以南進入了插秧季節,滴落的汗珠與潺潺流水一并滋潤著秧苗,將一片片稻田填成翠綠顏色。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大江大河在這片遼闊土地上蜿蜒而過,無數支流又被引出更多水道,灌溉著莊稼,也灌溉著大乾的生機。
十數里外正逢市集,一早便擺滿時鮮,攤販叫賣不休:一時是櫻桃、青梅,一時又有蠶豆、面筋。熙來攘往的人群也像水流般各處穿梭,一點一點收集著中意的貨物,從晨光熹微忙碌到天色將晚。
紫袖跟在旁人后頭買了些吃食,回到家中,將臉上一層薄薄面具揭下,在水盆里洗了把臉;一口氣灌下半壺冷好的豆湯,才去做晚飯。
天氣甚晴,透過窗扇看去,北斗七星安居天幕,散發出點點銀光。
夜晚尚且涼爽,他睡了一個好覺。
黎明時,紫袖醒了。先是有條不紊地運功,隨即吃過飯,在蒙蒙亮起的天光中收拾起簡單的行囊。眼看結束停當,又開了柜子。
最顯眼的位置擺著竹編的金魚燈,旁邊挨著一摞衣裳。他拿出一件又輕又軟的絲衣,那是展畫屏做教主時穿過的罩袍,繡工精細,華貴富麗,與自己身上衣物大不相同。他回萬竹林時帶了這件出來,一直收在最底下;此時小心抖開,罩在衣衫之外,已畢,拉開屋門走了出去。
四月十五,小滿。
剛巧下過一場小雨,百卉江北岸百里外一座小城中,夏日已經探出頭來耀武揚威,蒸得地下熱騰騰的。
出城的人流緩緩向前,兩個少女帶著幼年弟妹,挎著竹筐奔跑蹦跳,彼此呼喚著去挖苦菜。展畫屏扶著頭上斗笠,慢慢閃在一旁,讓這群前呼后擁的孩子先跑到了前頭去;等身邊人少了,才又挪動腳步,仍慢慢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