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珠,就是如意寶珠,有的經文說是佛祖舍利所化,有的說是龍王、大魚腦中所出。
《往生論注》說它的作用就是滿足人的愿望,轉輪王把它放在長竿頭上許愿,天上會掉下來衣服食物;但是只能滿足一世,不能像極樂佛土一樣永遠滿足你物質和精神的全部追求、顯發無量功德。
(解釋這個其實和劇情沒有太大關聯,就是覺得好玩……)
以忍醫嗔(7)
“看花的人,不就是看個花開?”紫袖道,“常開自然甚么時候去都好。”
“常開便不會去了。日日都一樣,有甚么看頭?”花有盡道,“唯其終將零落成泥,方可于盛開時一賞。”
紫袖聽著他的話,也覺有些道,只不知該如何應答。花有盡望著他又道:“你說……看花之人,是真愛花美,還是因為這花不久后即會枯敗凋謝,才覺花美?”紫袖怔怔地說:“應當……本來就美……”
“我呢,是后一種。”花有盡似笑非笑,又拋出一把干糧,“你看這魚,若是魚食無窮無盡,時時吃得,還有幾條會來爭搶?”紫袖看著鯉魚,有一條瘦弱些的被攔在外頭,花有盡倏地彈出一粒干糧,將那魚擊得猛向下沉,許久不敢再上來,半晌還是探頭探腦,帶著一絲血跡,復又向爭食的魚群靠攏。
“你瞧。”他又舉起一粒干糧,柔聲道,“食也罷,命也罷,凡事終有窮盡,因而珍貴。為著那份貪念,在絕望畏懼時仍要掙扎,是最美的一刻。”
紫袖看著他自得其樂的享受模樣,內心一寒。他從未忘記過自己在他手中受傷的那一幕,劈手奪過那粒干糧,定定神道:“你自然不愛美的,我領教過,你只將人往苦的、慘的路上引,巴不得旁人越難受,越恨你,你才越痛快。”
花有盡聽了這話,笑得十分真誠,頷首道:“世人多愛好的、美的物事,但若無不好、不美之物襯托,又何來好和美呢?同樣,沒有恨,誰懂得愛呢?”又問他道,“那些不好的,才更重要。不是么?”
紫袖盯著水面,沒有回身。蘭澤的身影遠遠出現,花有盡將手中余糧全部撒進了水中,揚長而去。
待蘭澤走到近前,紫袖已從欄桿上跳了下來,絕口不提花有盡的事,將那本書交了給他。蘭澤笑問:“等了許久么?進來坐坐。”紫袖剛要跟著他走,忽然頓住腳道:“還是算了罷,我還要……去練功。”
蘭澤看他神情扭捏,忽然笑道:“你有甚么不好意思的?況且方才還好好的,這時想起來靦腆了?”紫袖撓頭道:“我說不出……方才不是因為在談正事么?”
“唔,”蘭澤問道,“跟我說句話,就沒正事了?”
紫袖忙道:“不不不,我不是……”從渡口回來的路上,他尚沉浸在歡悅中,全然沒覺得局促,兩人談笑風生;此時反倒有些畏懼,想躲開了——他直覺應當盡量避著蘭澤,像避著白霜一樣。可蘭澤與白霜截然不同,身上有一種屬于大人的含蓄;他把話說了,卻沒說透,更沒有任何要求,自己也無從拒絕。紫袖只急得不知說甚么好,看他一臉笑意,知道他成心的,無奈道:“我怕擾得你不自在!”蘭澤道:“那你呢?”紫袖自知無可遮掩,訥訥道:“……我也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