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已經做到了昆侖的代掌教,再過百年,甚至有機會去掉前面那個“代”字,加入玄陰教,當然不會考慮。
這條路行不通,就只能慢慢熬了。
他真實天賦一般,每個月能吸收的丹藥有限,世俗的信仰之力也需要時間,目前,李玉只能將精力放在雙修上面。
從掌教弟子成為正式的代掌教之后,需要處理的宗門的事情也多了起來。
李玉也總算知道,為什么歷任掌教,都會選一個代掌教來幫忙,昆侖數萬弟子,每天雞毛蒜皮的事情也不少,一會兒這個來找,一會兒那個來找,很少有清閑的時候。
不過李玉也沒有抱怨什么,宗門待他不薄,為宗門做些事情也是應該的。
他是從基層上來的,對于宗門存在的一些情況,也都比較了解。
正式接管宗門事務后,他就著手做了許多改革。
第一條改革,是針對未曾入門的預備弟子的。
在白云觀時,李玉就意識到,對于剛剛聚氣成功的預備弟子來說,下山執行任務,太過危險,一不小心就有隕落的風險。
因此,他取消了白云觀這種外門的任務,好讓預備弟子們可以一心修行。
而原本屬于他們的任務,則被轉移到了那些各國新設的昆侖據點,那里常駐的弟子,修為都在煉氣四層以上,而且有法器和符箓自保,可以從容的應對大部分世俗任務。
而他推動的第二條改革,是針對宗門壽元將盡的那些長老。
住在紫云峰的日子,李玉深刻的體會到,昆侖對這些為門派奉獻了一生的長老的臨終關懷,是遠遠不夠的。
他們為宗門奉獻了一生,到了晚年,壽元將盡,卻只能在小小的別院中等死,未免太過凄涼。
于是他將紫云峰變成了養老院,在其上開設了免費的麻將館,棋牌館,并且憑借他的人脈,聯系正道其他各派,每個月組織他們去其他門派觀光游覽,以豐富他們的生活,減少他們晚年的孤獨感。
此外,他還特意成立了一個部門,專門負責這些長老的身后事。
當他們隕落之后,宗門會根據他們的遺愿,幫他們處理好一切,讓他們走的安心沒有遺憾。
宗門的大事,李玉做不了主,比如各峰的資源分配,高階丹藥的歸屬,但這些小事,以他代掌教的身份,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情而已。
李玉原本的想法是,為宗門真正的做些事情,或許能夠獲得一些修仙者的信仰。
但結果卻讓他有些失望。
這些改革,在宗門內部,尤其是那些紫云峰壽元將盡的筑基長老那里,獲得了很多的贊譽,可李玉去紫云峰視察數次,也沒有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任何的信仰之力。
李玉很確定,這并非是修仙者不能產生信仰之力,而是相比于凡人,修仙者一心只為長生,除了仙道,很少有東西,能讓他們發自內心的信仰,更別說這些活了兩百多歲,見多了大風大浪的老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