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對于子衍他確實沒有什么借口能推了,也只好答應。
對此肖宇清并沒有太在意,畢竟聞太師說的在理,什么事情還是等帝乙好轉了再說,現在子衍能學好道法,對自己也是一大幫助。
不過既然已經收了子衍,他也就不能什么都不管,他就帶著子衍去他的府邸,進行練習去了。
看到他們走了,肖宇清心中再次茫然了,事情越來越亂了,歷史被改寫了,本來以為是開卷考試,結果臨時變成了閉卷,最麻煩的是換湯又換藥,所有內容全都茫然未知。
一個不慎,恐怕自己就要陷入險地。
現在已經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子啟定然會成為他的死敵,只是不知道子啟現在有什么打算,他又會在方國干些什么呢?
此時的子啟正在方國成為了座上賓,因為他已經和方國達成協議,一旦帝乙駕崩,他就以爭奪王位為由,讓方國為他出兵,師出有名,一旦他當上了大王,把方國周邊四個小國直接封給方國。
正是因為他的身份和他的承諾,方國才會把他待為上賓。
畢竟方國多次犯境,目的也是為了獲得實質性的好處。只是帝乙向來軟硬不吃,對他們更是嚴防死守,兩下交鋒,他們吃虧居多。
而一旦真的幫著子啟當了大王,他們直接可以得到四個小國,實力必將進一步壯大,到時候,他們在慢慢侵吞周邊國家,必然能一躍成為東方強國,甚至能夠把大商打下來。
正是因為有這個想法,他們也更愿意扶持一個對他們沒有什么威脅的子啟,一旦子啟成了大王,必然不會再和他們刀兵相見,否則天下人豈不要說他忘恩負義。
而跟在子啟身邊的兩個人,號稱閆老師、徐老師,都是他們天神教的高手,方國是神教合一的,他們的大酋長也就是神的代言人,只是以往交鋒,都是小規模的,道法幾乎都沒有用上。
所以大商才誤以為,他們這邊沒有什么道術高人,其實他們這一個國家的人,多多少少都懂點道術。
那大酋長滿臉微笑,端著酒杯,對著子啟說道:“要不是你,我們這次不可能大獲全勝,也不可能重傷帝乙,請滿飲此杯?!?/p>
那子啟居然沒有絲毫愧色,也沒有因為帝乙是他的父親而有所感慨,也是滿臉笑容,十分得意的,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旁邊的徐老師和閆老師也是連連敬酒。
那子啟本來酒量也不怎么樣,再加上被眾人左一杯右一杯的灌酒,很快就爛醉如泥了。
只見那大酋長冷笑一聲,雙眼之中閃動著陰冷的光芒,舉起手中的權杖,對著眾人說道:“天神指引我們,為了防止這個小子耍詐,我們要給他點見面禮。”
底下的方國眾人,也是紛紛跟著大叫,而閆老師和徐老師一臉虔誠,緊緊的盯著大酋長手上的權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