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姜桓楚身為東伯侯,掌管二百鎮諸侯,方國作亂,騷擾大商,他本應出手,然而方國卻提前和他打了招呼,年年進貢。
方國的說法是,“我尊你東魯為王,不服朝歌,因此我們是反商不反你,所以請東伯侯不要參與,我們年年進貢。”
正是因為這一點,東伯侯一直都是按兵不動,而方國也盡量避免騷擾東魯附近,往往都是去攸國附近騷擾。
對此帝乙雖然有些微詞,卻也沒多說什么,畢竟有些事情暗中博弈就好,一旦撕破臉皮,擺在明面上,那就沒有回旋的余地了。
因此這個關系一直處在微妙的平衡狀態,哪知道上次肖宇清跑來一番折騰,弄得帝乙要封姜容為太子妃。
然而姜容對太子芳心暗許,姜桓楚又是愛女心切,自然而然的把姜容送進了朝歌。
隨后不久,帝乙就御駕親征,雖然大敗而回,但是卻讓方國感覺不滿,他們認為帝乙敢于御駕親征,一定是因為姜桓楚暗中支持了帝乙,給了帝乙定心丸。
不然的話,這么多年了,帝乙只是經常讓攸侯喜對付他們,哪有御駕親征的時候,所以他們跑來討要說法。
而姜桓楚覺得這個事情,怎么說也沒辦法說清楚了,畢竟他現在確實是皇親,是帝乙的親家。
所以他干脆避而不見,不想把關系鬧得太僵,哪知道對方不依不饒,一次一次的越來越過分,大有撕破臉皮的感覺,而且以前只是派人前來,這次居然是大酋長和子啟一起來的。
這次要不是姜文海回來,沖突已經是必然了。
姜文海聽聞這個,不由得大笑三聲,“父親,你擁兵數十萬,豈會懼怕他小小的方國?”
看到姜文海豪情萬丈,姜桓楚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文海,你想的太簡單了。”
“上次帝乙御駕親征、武成王黃飛虎隨軍陪伴,手下也是幾十萬的兵將,而且還有攸侯喜從旁策應,居然也是大敗而回,雖然這其中有子啟的緣故俺,但是據我的情報,方國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簡單,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敢來我府邸叫板。”
旁邊的姜英也是插話道:“半年前,我也曾喬裝打扮,混入方國,打探過,方國之中,邪教盛行,上至古稀老者,下至黃口小兒,人人皆能掐符念咒,而且聽說他們所信仰的邪神,靈驗無比。”
“但有所求,無不有求必應,而且進來連連顯像,正是因為如此,那方國的戰力極強,尤其是旁門道術,可以攻人不備,本來我還不信,哪知道剛剛切身體會,才知道確實威力很強。”
聽到兩人這么一說,姜文海也是有些沉吟不語。
要是講武力,姜桓楚、姜文煥都是萬人敵,但是講奇門道術,兩人就都成了小白了。
東魯雖然兵力雄厚,但是遇上道術高手,確實也是很難應對。
他沉默了一會,然后說道:“父親,據我觀察,今日他們退去,是不知道孩兒的虛實,定然是要打探清楚,再來生事,正好趁著三天時間,我還是趕回師父那里,請他幫著想想辦法,如何應對方國。”
他們父子正在商議的時候,又有一個年輕人闖了進來,看其面貌,和姜桓楚一般無二,簡直就是年輕版的姜桓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