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大仙」已顯老態的住持,則來到江瀟月身前,躬身請教:「仙途漫漫,登門不易,如何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江瀟月凝神皺眉,先看了一旁奉上熱茶的居士,再看向殷殷期盼的清衣,斟酌開口:「你們這清天云雨宮又是怎么來的?」
「我兄弟倆本是北峰小鎮人士。」清衣宛若向師尊稟報般,娓娓道來:「有日家慈在書閣中尋獲《道經》與《道途》兩籍,清水聰慧,先是依書中法門,感悟天地靈氣,開通了竅穴后,踏入仙徑,倒是在下魯鈍,年過半百才初虧門徑。」
「你兄弟倆,自行感悟?」江瀟月詫異道,心想,這可不簡單。
清水從云霄手中接過木劍,迎上前,雙手奉上,待江瀟月取過后,才接話:「是,不才觀《道途》打坐入定之法,潛心參學,月旬后便能感到天地靈氣漫漫,一時激動不已,以為成仙指日可待,豈知不過是仙途入門而已。」
江瀟月確認桃木劍是自己的后,隨手放在一旁桌上,如今湊齊五把,已能試試聚靈陣,和顏悅色道:「《道經》不過是道祖勸人向善之書,《道途》卻是南華真人將感悟之法與仙途所見所聞隨手記載成書,乃修仙界流傳最廣之卷。」
「竟是如此。」清水與清衣繼續討教,執弟子之禮問:「五十年前,愚兄弟已寸步難進,適逢巫山大雨頻發,才用書中之法祈福,撥云見日,不想卻吸引信徒前來匯聚,故而在北峰建宮收徒,本想將自身體悟傳授一二,如今才知是井底之蛙,不知仙界常識,實乃慚愧。」
如此便說得通了,五十年前江瀟月正準備幫晴兒渡劫,聚靈陣、引氣陣、凝水珠諸多手段嘗試,自是讓巫山云雨終年不散,幾十年間苦了周圍百姓,本應行善造福一方,償還因果,但他們這番行事,也算先替自己解了因果,倒是得回報一二。
「賢昆仲不必過謙,修仙修仙」江瀟月喝了一口茶,緩緩道:「天下之士何其多,有慧根者已是大浪掏沙,沙中僅存,能踏入仙途者,亦是萬中挑一,若要再進一門,仙道筑基,假無機緣或仙門傳授,恐怕」
清衣搖搖頭,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元壽將盡,筑基無望,倒是賢弟自小早慧,如今仙緣就在眼前,怎么也得幫清水一把。于是大禮參拜,奉上袖中道符、丹藥,誠懇道:「求大仙垂憐,賜下福緣,助愚弟再進一門。」
清水看著老態龍鐘的家兄如此作態,心神一震,亦是拜下。
江瀟月看他身姿秀朗,面目溫潤,推測年方百馀,把那些丹藥符籙推回去,又喝了一口茶才說:「天下三大道門,正念、凈明、窺天,你們是無望了,但楚國境內倒還有仙門,你們可前去拜會一二。」
「敢請大仙指點。」清水低頭垂詢。
「較近的有岐山的渾元宗,明霞湖畔的鼎丹閣,遠些的有依山傍海天險派,漫楓山谷仙客莊,當然,楚國衙門的聚仙樓,亦是敞門招募仙途之處,就是受拘束了些。」
「謝過大仙。」清水抬首,期盼道:「大仙是否愿意在蔽宮小居時日?也指點指點愚兄弟一二呢?」
「嗯」江瀟月沉吟一會,猶豫出聲:「那黑虎幫」
兩兄弟對視一眼,清衣本欲開口,卻被清水阻攔,抬首挺胸道:「大仙容稟,黑虎乃必要之惡。」
「何解?」
「仙界云云我等不熟,但人間煙火,愚兄弟卻是沉浸已久,天下攘攘,并非陰陽兩極,乃混沌不明」
「直言無妨。」
「蔽觀行善,可有些事,并非善舉能解」
江瀟月皺眉:「如此便要行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