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一下子就曬到屋檐下,周氏帶著兩個孩子坐到堂屋。
堂屋通風,有風從屋外吹進來,夏天坐在這里十分涼爽。
自從郁離出現后,兩個孩子就不再說話。
他們偷偷盯著郁離,帶著對陌生人的警惕和好奇的打量,看到她臉上的表情時,兩個孩子都有些迷茫,忍不住探頭,想看看她吃的是什么,為什么這么好吃。
兩顆小腦袋越伸越過去,像兩只伸長脖子的小鴨子,看得周氏一陣好笑。
“燕回,燕笙,你們在看什么?”她問兩個孩子。
郁離也轉頭看過來,看向兩個快湊過來的孩子。
他們約莫四五歲,是一對龍鳳胎,周氏將他們照顧得很好,白白凈凈的,乖巧地坐在那里,如同兩顆圓乎乎的湯圓。
湯圓們顯然被她嚇到,瞬間就縮回脖子。
周氏順便為郁離介紹道:“這是哥哥,叫燕回,這是妹妹,叫燕笙。”然后又對兩個孩子說,“好孩子,快叫嬸嬸。”
兩個孩子乖巧地道:“嬸嬸。”
郁離瞅了瞅他們,想到什么,回房取出一個包裹,從里面翻出兩個小荷包。
她將兩個小荷包遞給他們,“這是見面禮。”
聽說新婚第二天要拜見公婆,給夫家小輩見面禮,不過這樁婚事比較特殊,新郎官還在屋子里昏迷不醒,有些規矩便不用守,唯有這見面禮是要給的。
周氏很驚訝,笑道:“離娘怎么還準備了這個?”
婚事辦得匆促,一切從簡,她也沒想過讓郁離給她端茶奉禮什么的,只要傅聞宵一天沒醒,她也沒那心思。
“不是我準備的,是我三妹妹。”郁離誠實地說。
得知傅聞宵還有兩個年幼的侄子侄女,作為新婦,進門后肯定要給見面禮,所以郁離的三妹便塞了兩個小荷包給她帶過來。
周氏對郁家二房的幾個女孩子沒什么印象,因為這些女孩子總有干不完的活兒,很少會出來走動,就連村里的人對她們都不怎么熟悉。
這兩個荷包是用一些碎布頭做的,上面沒什么花紋,勝在顏色搭配得和諧、樣式可愛,很契合小孩子的喜好,可見做的人極有慧心。
她笑著說:“很好看。”
兩個孩子也很喜歡荷包,脆生生地朝郁離道:“謝謝小嬸嬸。”
然后便拿著兩個荷包去旁邊玩了。
等郁離吃過早餐,周氏打了一盆水,端進傅聞宵居住的東廂房。
郁離沒什么事,想了想便跟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