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心眼多的郁老三夫妻倆,其實他更喜歡老二夫妻,老實木訥,讓他們做什么就是什么,在家里當牛作馬,毫無怨言,不必費心思對付。
以前大房作為既得利益者,郁老大不會說郁老二夫妻這樣的性格有什么不好,也沒想讓他們改。
郁老太太抱怨完,對長子道:“老大,我今兒過來,是想向你討個主意,你爹也說了,不能再這么下去,得給那死妮子一個教訓。”
也盡快讓郁家恢復以往的秩序。
哪能讓一個出嫁女回家作威作福,損害郁家的利益?現在的郁離已經是郁家除了二房外所有人的心頭大患。
郁老三也一臉期盼地看著他。
在他心里,這個大哥讀的書多,腦子比自己靈活,主意也多,對付個小丫頭片子不算什么。
他也是希望趕緊將郁離摁下去,否則讓二房繼續囂張下去,受損的還不是他們三房?二房吃得好,干得少,虧的是他們三房,因為都要他們三房去干,三房少吃,老爺子和老太太是絕對不會虧大房的。
最讓郁老三難受的是,他的三個兒子最近被郁離逼著上山砍柴不說,回來還要幫著清理雞舍和豬圈,還要喂雞、喂豬,連衣服都要他們自己洗,說他們也是半大小子,哪能總讓隔房的姐妹幫洗衣服?
沒辦法,王氏只好給兒子們洗衣服,每天都是一臉怨氣。
養雞喂豬、洗衣服不是女娃該干的事嗎?
郁老大想了想,說道:“娘,她既然是出嫁女,便不應該讓她總是回娘家,管娘家的事,哪有這樣的道理?你回去和族老他們說一說……”
“不行啊!”郁老太太大驚失色,“要是咱們去找族老,她就要砸了咱們家的房子,建房子也是要銀子的。”
郁老大:“……”
郁老大很快就想到其中的關竅,有些不可思議:“難道她回娘家做的事,村里人都不知曉?”
要是知道的話,光是流言就能逼得她不敢放肆。
就算她不懼流言,里正和鄉老們也不允許她做出這種損害青石村聲譽的事,畢竟鄉下也是重視名聲的,要是村里的名聲壞了,以后外村的姑娘哪里敢嫁過來?本村的姑娘又如何嫁得出去?
在他看來,郁離真的很好解決,甚至不需要他們動手,也不知道為何家人任由她這般囂張。
郁老太太抱怨道:“你爹不讓咱們往外說,他說家丑什么的不外揚。”
要郁老太太自己說,她肯定想將那不孝孫女在娘家做的惡事宣揚出去,讓大伙兒一口一個唾沫星子唾死她。
可老頭子愛面子,不肯讓他們這么干,再加上郁離的威脅,于是沒哪個敢往外說,導致如今村里人都不知道郁離在郁家做的事。
就算郁離每天回娘家吃早飯,都是在村人在地里忙碌時,沒多少人瞧見。
郁家隔壁鄰居馮家人倒是看到了,但馮家人不是多事的,加上覺得郁離是個可憐的,他們更不會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