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郁離都有種紅包封少了的感覺,挨個摸摸頭。
拜完年后,很快又到中午,繼續吃吃喝喝。
過年就是人們吃吃喝喝的時候,也是一年到頭莊戶人家難得清閑的日子,大家都是笑呵呵的,一家人湊到一起,嗑瓜子花生,說說話兒,一天就這么過去。
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這一大早,周氏就給郁離準備回娘家的禮。
一個籃子里裝了不少東西,有半邊煮熟的雞,幾個粽子,一些炸貨和雞蛋、糖餅等,居然還有幾根從地里拔的蔥和蒜,洗干凈后將之塞在籃子里,從這頭到那頭,蔥葉子和蒜葉子還溢出籃子,讓人能看得明明白白。
郁離疑惑地問:“娘,為什么要帶幾根蔥和蒜?”
其他的就算了,這蔥和蒜夾在里頭,看著挺怪的,難道是想添些綠色?
周氏笑道:“蔥是讓孩子聰(蔥)明伶俐,蒜是讓大人精打細算(蒜),咱們這邊走親戚要加這兩種,代表對親戚的祝福,特別是親戚家有孩子的,這蔥蒜是更不能少的。”
郁離恍然,沒想到這些習俗如此有趣,還有這么多的寓意。
她覺得這個世界雖然很落后,有很多不好的,可也有很多讓人喜歡的東西,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沿著祖祖輩輩的足跡,認真而踏實地生活著。
準備好東西后,郁離和傅聞宵一起回郁家。
出門時,便見到不少挎著籃子、和夫婿一起回娘家的年輕小媳婦,或者是帶著女兒回娘家走親戚的大娘。
一般像那些年紀大的媳婦,家里的長輩大多都不在,回不回娘家也無所謂,回去的話也只是為了看看娘家的兄弟。
這種便是純粹的走親戚了。
見到郁離和傅聞宵相攜走來時,有一個大娘笑著打招呼:“宵哥兒,離娘,你們這是要回娘家。”
郁離禮貌地回一聲。
傅聞宵朝對方笑了笑。
這一笑,笑得大娘覺得晃了眼,大娘身邊的女兒也羞紅臉,不敢多看。
等他們走遠,母女倆都忍不住感慨,這傅書郎長得也太好看了,不知道周氏咋生的,咋能生養出這般好看的兒子。
可惜他們都沒見過年輕時的周氏,現在的周氏已經不年輕了,看著雖然也有幾分姿色,只是因為她性子比較柔,加上這幾年一直操心,面上帶著幾分苦意。
也就最近幾個月,她過得比較舒心,但人看著仍是比較蒼老。
“以前還有人說傅書郎丑,也不知道是哪個黑心肝的亂傳這話。”大娘嘴里嘀咕著,“這是見不得人家好吧?”
這人都沒見過,就胡亂揣測人家因為生病丑得厲害,這不是亂說嗎?
就算真的因為生病損了長相,也不是被這么傳的理由吧?
大娘的女兒聞言,也說道:“估計是因為離娘過得好,長得又漂亮,還很能干,有些人天生就愛嫉妒別人,就胡亂傳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