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出十五,縣城十分熱鬧。
過年期間,除了走親戚外,還有很多附近村里的村民們帶家人來縣城玩,讓人有種大街小巷里都是人的感覺。
“和年前一樣熱鬧。”郁離說道。
年前村民進城置辦年貨,過年時村民進城來玩,等到年一過,縣城估計就要變冷清了。
因人太多,擔心傅聞宵被人沖撞到,郁離帶他走偏僻的巷子,一邊還要關心他是不是社恐發作。
因為她發現,自從下船后,他的身體就很緊繃。
看來他太久未與外界接觸,真的很害怕面對人群,怪可憐的。
傅聞宵垂眸看身邊的姑娘,說道:“沒關系,有離娘在,還可以接受。”
他這話也說得不錯,他實在不喜歡人多吵鬧之地,從前便是如此。
不過因為身邊有她在,他覺得還是能忍耐的。
來到縣城,他們要先去拜訪汪家,郁離帶他往汪家所在的方向走。
汪家的宅子在縣城的北邊,這里住的都是清貴的讀書人,尋常人一般不會過來,是以這邊的環境十分清幽。
來到汪家宅子所在的巷子,只覺得這條巷子又長又清凈,十分干凈整潔,紅墻碧瓦,能看到從墻頭那邊探出頭的梅花,極是嬌艷。
兩人來到汪家的正門前,然后去敲門。
像汪家這樣的地方,一般普通百姓不敢輕易靠近,就算來了,連正門、側門乃至角門等地方都不是他們能走的。
郁離對這些規矩不懂,傅聞宵雖然知道,卻也不予理會。
開門的是一個年過五旬的老者,頭發花白,看著很精神。
看到門外的兩人時,他愣了下,客氣地問道:“不知兩位來找誰?有何事?”
老者的態度十分客氣,不敢有所怠慢。
他在汪家也算是老人了,給汪家看了一輩子的門,眼力早就鍛煉出來,能看出面前的兩個年輕人的不凡,不說他們那長相實在出挑,光是他們身上的氣度,就不是尋常人,自然會客氣對待。
傅聞宵將手里的拜帖遞過去,溫聲道:“在下欲拜訪汪舉人,勞煩老丈通傳一聲。”
老者的手在衣服上擦了擦,雙手接過去。
他看了一眼拜帖,用的是很普通的紙,但那字一看就不凡,他不敢耽擱,客客氣氣地道:“勞煩兩位稍等,我這就去通傳。”
老者很快就消失在門后,兩人站在門口等著。
傅聞宵轉頭,見郁離一直盯著自己,問道:“離娘,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