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十三歲的女兒元娘和兩個兒媳婦已經將晚餐做好,大伙兒都在等著她回來吃飯,男人們沒閑著,坐在院子里搓麻繩,一邊說著明天要干的活,三個孫子孫女乖巧地幫大人們端著碗過來。
馮嬸子臉上不由露出笑容,招呼三個孫子孫女過來,拿了一塊糖掰開分給他們。
孫女大妞嘴里含著甜滋滋的糖,高興地問:“阿奶,糖好吃,哪里來的?”
這糖可是金貴玩意兒,鄉下人很少會吃的,只有逢年過節才會買一些甜甜嘴。
馮嬸子道:“是離娘給的。”
聽到這話,大伙兒都看過來。
馮嬸子去洗干凈手,然后坐下來吃飯,將剛才遇到郁離的事和他們說了說。
馮家的大兒媳婦看了眼舍不得一下子吃完糖的女兒,說道:“聽說離娘今兒進城了。”
村里人湊到一起就喜歡說閑話,說八卦,最近村里沒什么新鮮事,一點小事大伙也能說好久。
像郁離今天去縣城的事,不過一會兒,就傳得到處都是。
二兒媳婦也道:“看來離娘嫁去傅家后過得還算不錯。”
要不然也不會舍得買糖。
這買糖的錢,不用問也知道,肯定是傅家給的。當初他們可是瞧得清清楚楚,郁離嫁去傅家時,只拎了個破舊的包裹,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可見郁家做得有多過分,郁離身上更不可能有什么銀錢。
馮家自是不知郁離從郁家那里要了二十兩嫁妝的事,郁老爺子要面子,不準旁人說出去,加上他還打著將那二十兩銀子要回來的主意,自然也不會大肆宣揚,不然以后真做出從出嫁女手中要回嫁妝這事,郁家這名聲也不必要了。
郁家有兩個讀書郎,郁老爺子很在乎名聲,不想讓大房的兩個孫子的名聲受損。
馮嬸子點頭,贊成二兒媳婦的話。
雖說傅書生身體不好,不是什么良緣,當初郁離是以沖喜的名頭嫁過去的,可這人都嫁過去了,除了好好過日子外,還能如何?
幸好傅家沒郁家過分,郁離在傅家過得還算挺好的,也算是有個好歸宿。
郁離進門時,郁家人剛吃完晚飯。
見到她,郁老太太又想到昨天她拿走的那二十兩,頓時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剛要冷哼一聲,就見她平靜地看過來,那雙眼睛幽冷幽冷的,沐浴著深沉的暮色,瘦削的身體仿佛在無限拉長,如若一只蟄伏在密林里的野獸。
郁老太太暗暗吞咽口唾沫,耷拉著脖子,趕緊躲回正房。
三房的人同樣迅速地回了房。
連老爺子和老太太都拿她沒轍,現在他們也不敢和她對上,能躲著就躲著,等郁老大回來收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