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離便問她在哪里賣,等她出攤時,她去買便是。
宋娘子說了自己出攤的地點,“我一般都是每天早上卯時中出攤,做得不多,一兩個時辰就能賣完。”
郁離恍然,她知道那地方,決定明天就去光顧。
許是有美食做為橋梁,兩人說話越發的自在。
宋娘子對巷子的每家每戶都很熟悉,順便向郁離介紹那些人家做什么。
雖然巷子里都是讀書人,但讀書是要錢的,而且花銷還不少,是以那些讀書人的家人都要做些營生來維持生計,有些做繡活,有些去給人干活,有些像她這樣做點小買賣……
宋秀才一家是五年前搬到這邊的。
他們家里的人口不多,除了夫妻二人外,還有一個老太太和宋秀才夫妻倆的女兒,老太太是宋娘子的母親,一般都在家里帶外孫女。
他們的女兒也不大,今年不過三歲。
郁離不太明白,為什么宋娘子的母親和女兒、女婿一起住。
宋娘子坦然地道:“其實也沒什么,宋大強……咳,宋義家是逃難到我們村的,當年他快要餓死時,我們家勻了口飯給他吃,然后他就給我家當上門女婿。”
郁離恍然,她知道上門女婿,不過很多男人以此為恥,很少愿意當上門女婿的,一般愿意的都是有缺陷的男人。
宋秀才的模樣端正,每次都被宋娘子攆著跑,但能看出他其實沒有計較這些。
反倒是宋娘子咄咄逼人時,他還會反過來安撫她的暴脾氣。
說到這里,宋娘子也有些不好意思:“今天讓你看笑話了!其實我知道他沒做啥,他沒那個膽,只是——我不喜歡他出去應酬,也不知道那些讀書人為何每次都喜歡舉辦什么文會詩會時,還要找花樓里的姑娘去作陪,他再小心,還是會沾上一些脂粉味兒,我可不喜歡……”
說到最后,宋娘子抱怨起來,覺得那些讀書人一個兩個的都是道貌岸然之輩,明明就是好色嘛,卻硬是要說他們他們這是風流不拘,文人風骨啥的。
郁離默默地啃著蒸糕,沒說話。
宋娘子看了看她,覺得傅娘子這性子實在文靜,心里嘆氣。
要是哪天傅郎君也被人拉去參加那些文會,以他的樣貌,只怕對他起心思的花娘不少,屆時他能管得住自己還好,要是管不住,像某些讀書人那樣,索性直接將人養在外頭,來個紅袖添香什么的……
她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要是宋義敢這么做,看她不割掉他作案的東西,再與他和離。
休想讓她忍這口窩囊氣。
宋娘子離開前,對郁離說:“傅娘子,男人還是要管的,不能讓他們太過輕松,不然哪天連家門怎么走都不知道,他們會蹬鼻子上臉?!?/p>
郁離反應慢了半拍,明白她的意思。
她有些糾結,其實她和傅聞宵不是那樣的關系,但是這種事也不好和她說。
宋秀才夫妻離開后,郁離繼續練字,只是看起來心不在焉的樣子。
“離娘,怎么了?”傅聞宵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