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雖然不知道郁離有什么法子,可她不瞎,哪里沒注意到兩人有時候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她都當作不知道。
在周氏心里,確實將郁離當成傅聞宵的貴人和福星,是堅定地支持她的。
也不喜歡旁人說她不好。
是以只要逮著機會,她就和人說離娘有多好。
秦大娘聽得一臉羨慕。
她兒子雖然年紀輕輕就考上秀才,但若是想要繼續往上走,成為舉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
她也時常求神拜佛,希望兒子能早日考上舉人,可別拖到四五十歲再考上,屆時人都老了,家里人總不能一輩子不吃不喝地供著他讀書吧?
他們家咋就沒遇到像傅娘子這種能干又有福氣的姑娘呢?
此時秦大娘已經不去想殺豬是什么腌臜事兒,只覺得郁離是個能干的。
能將殺豬和“吉利”聯系在一起,周圍的村子祭灶時都要請她去殺豬,便能看出那些百姓很推崇她。
她可是知道村里祭灶時的規矩,向來是女人止步的,他們寧愿請個姑娘去殺豬,便能說明一切。
回頭秦大娘便將這些事和巷子里的人說了說。
不管眾人有什么想法,倒是再也沒有人會不識趣地去郁離面前說什么,連帶著對周氏也是十分的敬重。
至于傅聞宵那里,更沒哪個讀書人再和他提他媳婦是個殺豬的,讓他管管之類的。
倒是那些讀書人見著他,大多都選擇繞道而行。
惹不起,他們還不能躲嗎?
他們都覺得那天的事就是郁離對他們的威脅警告,甚至很怕她哪天就朝他們扔石頭……光是想想,就覺得自己這身板可抗不住。
日子很快就恢復平靜,巷子里的鄰里關系好像都平和許多,平日里少了很多爭吵。
他們怕隨便吵架的話,萬一打擾到傅家咋辦?萬一郁離不高興,隨手朝他們家丟來一塊石頭咋辦?
雖然她可能不會這么做,但那天她一腳就踹碎半人高的石頭的一幕,仍是深深地烙印在他們心里。
就連那些讀書人最近都不怎么敢出門,寧愿窩在家里讀書,以免遇到她。
這日,巷子里有不少人坐在樹蔭下閑聊干活,突然一輛馬車駛進巷子,在傅家門前停下。
不少人都好奇地張望。
這年頭能坐得起馬車的人家很少,一般都是那些大富大貴之家,看到有馬車來傅家,他們很好奇是找誰的,不會是汪家的人又來找傅郎君吧?
就在這時,一個丫鬟打扮的年輕姑娘跳下馬車,然后扶著一個穿著打扮極為富貴的老太太下車。
雖不知這老太太是什么人,但看她那通身的氣度,就知道不是尋常人家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