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汪夫人便讓人去貢院那邊守著。
放榜這日,去貢院看榜的人會有很多,這人擠人的,沒個強壯的身體還真擠不進去。
很多講究些的學子都是派家中仆人去看榜,或者是雇人幫忙看榜,很少會親自去擠。
總之,每到這種時候,貢院的白墻前真是人山人海,寸步難行。
郁離也關心院試的結果,吃完早飯后,和汪夫人他們坐在屋子里等消息。
汪夫人給她倒了杯茶,笑道:“離娘不必擔心,以傅郎君的學識,肯定會上榜的。”
“不是肯定,是一定!”汪舉人很有信心地說,“案首必定是傅賢弟!”
這話要是被外頭的人聽到,止不定要罵他大言不慚,要是沒中案首,那就搞笑了。
不過若是傅聞宵的話,那些學子覺得,似乎也不用懷疑什么。
在很多人心里,這次的案首確實非傅聞宵莫屬。
傅聞宵坐在一旁,從容地喝茶,對院試的結果是什么并不在意。
他給郁離遞了一塊桂花糕,見她像只小松鼠似的啃著糕點,眼里露出笑意,仿佛比起院試的結果,看她吃點心更重要。
汪夫人見他們一個投喂,一個吃,小夫妻倆現(xiàn)在還有心情吃東西,這心態(tài)實在太穩(wěn)了。
她不禁失笑。
當年汪舉人去參加院試時,她和汪舉人已經定親,她可沒這么穩(wěn)的心態(tài)。
這時,汪家派去看榜的下人喜氣洋洋地回來。
進門就先道喜,然后說:“傅郎君中了案首!”
“真的?”汪夫人驚喜地站起,雖然她也對傅聞宵極有信心,但聽到他又是案首,依然極為驚喜。
這可是小三元啊!
汪舉人哈哈大笑:“我就知道,傅賢弟一定可以的!”
這小三元在他看來,對傅聞宵而言根本沒有絲毫難度,當年他也是從縣試一路考上來,同樣也是小三元。
他都能行,傅聞宵自然也行。
汪夫人歡喜地讓人將準備好的賞錢拿過來,除了打賞宅子里的下人外,也用來打賞待會兒過來報喜的衙差。
果然,不久后便有衙差上門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