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離沒多想,說道:“時間怎么會不夠?娘你要是想繡,明天我就去繡莊和掌柜說,拿些繡桌屏的料子和彩線回來給你。”
周氏張了張嘴,最后想到家里已經沒有多少積蓄,猶豫著應下。
宵哥兒的藥不能斷,總不能指望離娘一個人賺錢,她還是努力多繡點東西賺錢。
而且,這都過了三年,應該沒有人再盯著他們了吧?
說完這個,郁離又道:“娘,這次我買的布不多,除了給我做兩套衣裳外,剩下的也給大家做一套吧。”
她做事向來講究公平,同住一個屋檐下,自己有的,別人也要有。
她的情況特殊,沒有件像樣的衣裳,可以先做兩套,剩下的布正好一人做一套衣服。
周氏趕緊道:“不用,我們都有衣服穿,這布先給你做四套衣裳方便換洗,剩下的收起來。”
郁離瞅了瞅她,想到周氏還要做繡活賺錢,于是也沒說什么。
接著郁離拿起給郁銀買的繡錢和布料,將剩下的糖都包起來,說道:“娘,我將這些送去給二妹她們。”
周氏應了一聲,叮囑道:“天快要黑了,路上小心,別摔著了。”
“我知道。”
-
郁離拿著東西出了門,直奔郁家而去。
暮色漸沉,村里的人大多都已經回家吃飯,準備洗漱休息,路上沒什么人,只有一些晚歸的村民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家。
來到郁家附近,郁離遇到馮嬸子。
馮嬸子也是剛回來,手里拿著把野菜,腳上還沾著泥巴,見到郁離打了一聲招呼,笑問道:“離娘怎么過來了?”
“我今天去縣城,幫三妹買了些繡錢,給她送過來。”
郁離說著,想到什么,從包里拿出兩塊飴糖,用油紙包著遞給馮嬸子。
“嬸子,我今天去縣城買了糖,給你家元娘、大妞和二牛、小牛他們也嘗嘗味道。”
馮嬸子幫了原主很多,還在原主餓得快暈倒時給原主吃過飯,這恩情原主一直記著,郁離自然也是記著的。
馮嬸子趕緊推回去,“這可是金貴玩意,你自個留著吃就好,不用給他們。”
郁離將它塞到她手里,“我這邊還有。”
接著也不和馮嬸子再推來推去的,和她道別,直接進了郁家的院子。
馮嬸子看著她進入郁家的院門,然后笑了笑,帶著兩塊糖回家。
回到家里,十三歲的女兒元娘和兩個兒媳婦已經將晚餐做好,大伙兒都在等著她回來吃飯,男人們沒閑著,坐在院子里搓麻繩,一邊說著明天要干的活,三個孫子孫女乖巧地幫大人們端著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