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老大為此也暴躁地想將妻子、女兒和小兒子送回村里,好省一些花銷,可陳氏三人都不愿意,再加上郁老大現(xiàn)在脾氣不好,郁敬德兄弟倆也是動不動就暴怒生氣,于是一家子窩在縣城小小的房子里,每天沒少為雞毛蒜皮的事吵個不停。
雖是如此,他們仍是沒想過回村里住。
要不是快要過年了,而且今天是村里的祭灶,他們根本不想回來。
王艄公聽到陳氏的話,差點就氣笑了。
合著人家真的將他當成冤大頭,他不問,他們就真的不給。
以往是看在親戚的面子上,再加上覺得郁老大父子倆有出息,所以就給他們免了船費。
自從郁家分家后,王氏回娘家沒少說大房的不是,還說大房一直沒回村,就連秋收時,居然也是老兩口請人一起收的,就連交稅,也是兩老親自去交,大房沒一個人出面幫忙。
這實在太不像話了。
就算大房的人要讀書,也不能不管家里的莊稼和老人吧?什么都不理,一心只讀書,這不就和那些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一樣嗎?
這樣的書呆子,哪能有什么出息?
王艄公不想慣著他們,說道:“這不是要過年了嗎?我也想多撐幾趟船,賺些錢好過個年,畢竟像咱們這種干苦力活的,哪有你們住縣城的舒坦喲,想必你們也不缺那幾十文錢吧……”
這話說得陰陽怪氣的,大房的人都漲紅了臉,覺得十分丟臉。
“給他!”郁老大粗聲粗氣地朝陳氏吼。
郁敬德兄弟面露羞惱之色,覺得為了那二十幾文斤斤計較,實在丟人。
只有郁敬宗年紀小,覺得王艄公還要居然收他們的錢太過分了,面露憤憤不平,嘴里嘀咕道:“我要回去告訴阿奶……”
王艄公當作沒聽到,收下錢后,便撐著船離開。
他覺得這人啊,果然就是不能慣著,慣久了,還以為這世界上都是白吃的東西,理所當然地不給錢。
一旦人家不慣著他們,就覺得別人做得過分,覺得對方死要錢……
這都是什么人啊!
他算是看透這些人了。
-
因這事,郁老大一家都很不高興,回到家時也是拉著張臉。
郁家冷冷清清的,沒有人在。
“阿奶怎么不在?”郁敬宗嚷嚷著叫道。
正好有人路過,見到郁老大一家,說道:“你們總算回來啦,今天村里祭灶呢,大家都去西邊的曬谷場啦,你們家離娘就在那里殺豬,你們還不快點過去,等會兒殺完豬,可就沒得看嘍……”
這話說得郁老大一家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