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一旦到了海里,別說區區海狗啦,就連海獅海豹,都是偶蹄目的獵物。
大自然真神奇,連食物鏈也能反轉。
喻以筠撐起身體,沒有奔向距離自己比較近的鯊魚,而是連滾帶爬吭哧吭哧撲向一角鯨。
并非他挑三揀四,拼著回光返照的力氣舍近求遠。
當虎鯨那幾年,鯊魚肉多難吃,他可領教過。
北極鯊魚除了難吃,由于長期活躍在極地區域,體內含有高濃度的氧化三甲胺,食用后會分解成有毒物質,小人咪吃了會惡心、腹瀉、頭暈目眩。
眾所周知,拋去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喻以筠,一只出生僅有50克,目前連皮帶毛不到7斤的小鼻嘎,體重僅有成年男性的20分之一。
他都不用吃,舔兩口立刻中毒。
狗命要緊!
即使小狐貍差01秒就餓死啦,依然掙扎著拼盡全力,總算爬到一角鯨殘骸旁邊。
極晝尚未結束,北極已經很冷了。
一角鯨離開水面三分鐘,表面已經凍成冰碴。
幸好北極狐為了適應環境,發育特別快,2、3個月就開始嘗試固體食物,半歲左右練習狩獵和自主進食。
有條件的北極狐,會生活在家族巢穴中,直到1歲左右再獨立。
像喻以筠這種生活資源匱乏的狐,必須盡快養活自己,來年還要幫助爸媽養育弟弟妹妹。
已經適應固體食物的喻以筠,趴在比自己大好多好多倍的一角鯨殘骸旁邊,沉迷地啃啃啃,恨不得把所有肉裝進不到7斤的身體中。
啃著啃著,冰面突然劇烈傾斜。
小狐貍jio爪并用,死死扒拉著跟冰面凍為一體的鯨魚,才沒有從傾斜的冰面上滑下去。
不規則的冰面連續傾斜兩下,喻以筠回過頭,發現一‘座’北極熊從自己剛剛登陸的位置上岸了。
北極狐主要生活在環北極區域,跟棲息在極地冰川區域的北極熊活動范圍有重合,但不多。
近年來,由于冰川大規模融化,許多北極熊被迫擴大覓食范圍,甚至來到海岸邊抓海鳥。
它們龐大身體并非為了抓海鳥而生,經常費盡力氣卻一無所獲。
動物會伴隨環境,慢慢發生適應性進化。
由于人類頻繁影響氣候,導致北極區域環境驟變,生物可能還沒來得及進化先迎來滅絕。
喻以筠看到爬上浮冰的北極熊,背脊隆起小山似的峰,腹部兩側深深凹陷。就猜到它肯定因為領地內找不到吃的,所以才忍著饑餓來到島嶼附近。
狐狐害怕地退了退,生怕熊熊為了搶自己的食物,順便一掌拍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