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嚴(yán)苛,或食物匱乏的時期,赤狐會通過減胎或者不生育的方式,確保種群更好的生存。
等到合適的時機,赤狐才大規(guī)模繁殖。
這群赤狐目標(biāo)明確,它們想要搶奪北極狐的領(lǐng)地,將原生狐趕出這片富饒的島嶼。
等到來年春天,赤狐種群就可以在這里大規(guī)模繁殖,徹底占據(jù)這片區(qū)域。
狐貍夫婦步步后退,被逼得走投無路。
接連幾次沖突全部落入下風(fēng),狐貍夫婦受了傷,體力也被消耗得七七八八。
但窩里有他們剛剛滿月的幼崽,還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夫婦倆不忍心拋下孩子,自己棄窩逃跑。
“嗷!”
雄狐蓄力,猛得沖了過去,撕咬自己面前的赤狐。
他剛咬住赤狐的后背,旁邊赤狐立刻靠過來,毫不留情扯下他腿上一塊皮肉。
雄狐疼得嗷嗷直叫,被迫撒開口,痛苦地蜷成一團保護腹部。
雌狐見狀,趕忙撲過去解救伴侶,卻被另一只狐撲到,按在地上撕咬喉嚨。
她嚇得立刻打了個滾,避免脖子被咬斷。
犬科動物不比貓科,咬合力較差,往往要通過大量撕扯弄死獵物。
狐貍夫婦慘遭壓制,即使拼盡全力保護要害,依然被咬了好幾口,身上瞬間傷痕累累鮮血淋漓。
窩里的幼崽,聽到父母哀嚎,嚇得瑟瑟發(fā)抖。
有只最勇敢的崽,鼓起勇氣鉆出窩,想要幫助爸爸媽媽分擔(dān)哪怕一點。
守在洞穴旁邊、就等著把北極狐家族一網(wǎng)打盡的赤狐,立刻叼著腦袋把幼崽拖出洞穴,像破襪子似的甩了甩。
‘咔嚓——’
空氣中響起骨頭碎裂的聲音。
弱小的幼崽只來得及嚎一聲,便失去了性命。
他睜著眼睛,無助又絕望的看著爸爸媽媽。
狐貍夫婦眼睜睜看著幼崽被咬死,發(fā)出悲愴和絕望地哀鳴,嗚嗚聲傳出老遠。
不遠處,正順著幺妹血跡到處搜尋的喻以筠,猛得抬起頭,用最快速度跑過來。
一直追到聲音源頭,喻以筠還沒看到發(fā)出聲音的狐,首先看到四只強壯、兇猛的赤狐。
每只赤狐嘴邊,都掛著北極狐的毛。
有些毛是黑色的,有些毛是白色的,看樣子應(yīng)該是硬生生從肚子上扯下來。
距離最遠的赤狐,嘴里還叼著北極狐幼崽的腦袋。它反復(fù)撕扯,硬生生咬斷幼崽的身子,伴隨著‘嘰嘰嘰’的尖利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