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大龍甚至迷惑了。
我們前天……究竟有沒有打獵啊?
還是說,
這次的獵物,
光長骨頭不長肉啊?
社會經驗淺薄的大龍,哪懂‘家賊難防’的道理。
即使內心充滿疑云,獵還是得打。
三條雌龍勉強支棱起來,冒著灼熱的陽光,
外出尋找獵物。
偷藏糧食的喻以筠心虛,也跟在媽媽和大姨身后,邁著鴨子步出發打獵。
來到史前時代已經小半年了,喻以筠看多了霸王龍狩獵的場面,可以說既吃過龍肉也見過龍跑。
他尚未成年,
體型比三條大龍小好幾圈,動作稍微敏捷幾分,揚起大腦袋有模有樣搜尋獵物。
吭哧吭哧走了好一陣,喻以筠遠遠聽到聲音,一大群三角龍躲在凸起的石壁陰影里。
那群大家伙體型同樣龐大,行動同樣遲緩,不愿面對兇猛的太陽。
被陰影覆蓋的草皮,已經啃得干干凈凈,連土壤都刨了一層。
大部分三角龍寧愿躲在陰涼中發呆,也不愿把腦袋伸出去,啃食被陽光曬得蔫啦吧唧的草。
只有年幼的小三角龍,依然保持旺盛的精力,繞在大龍身邊打打鬧鬧。
小孩這種生物,調皮起來不分物種,總能讓家長不省心。
媽媽和姨姨們注意到那群龍,默契地準備行動。
只不過,安靜狀態的獵物,比運動狀態的獵物更難捕捉。
霸王龍不像大型貓科動物,可以悄無聲息接近獵物,憑借驚獸的爆發力猛撲過去。
龍龍龐大的身軀,注定他們跟‘悄無聲息’四個字沾不上邊,非常容易驚動獵物。
而且,三角龍吃草時相對分散,霸王龍更容易把其中哪條龍孤立出來,然后進行圍剿。
現在它們都趴在那兒,互相挨著,霸王龍連下爪的空隙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