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們見小家伙開心地搖頭擺尾,好奇地問他聽到什么。
“嚶嚶嚶!”
胖虎仰起腦袋,興奮地告訴哥哥們:他們說,我是隔壁那群虎鯨的孩子!
“咿唔?”隔壁的?
“啾啾!”太好啦,小家伙找到家了!
“嚶嚶。”隔壁那群虎鯨跟我們很像,喜歡吃海豚,他們還吃鯨魚。只要我們吃鯨魚,小家伙就跟我們是一家鯨。
“嗚。”快點把魚吃完,我帶你去找隔壁鯨。
大西洋1型鯨這才意識到,小家伙不僅能跟自己說話,還能跟過客鯨說話,頓時表示難以置信。
正當他們饒有興致,準備探究小家伙身上的奧秘,遠處突然傳來求救聲。
“嗡嗡——”
求救聲是大西洋1型鯨發出的,過客鯨聽不懂。
家族關系緊密的大西洋1型鯨,集體有所行動,游向傳出求救聲的地方。
喻以筠聽見陌生鯨聲音帶著痛苦,連忙告訴哥哥們發生什么事,跟他們一起趕過去查看情況。
游到求救鯨身邊,發現他因為吃鯡魚時太靠近漁船,被固定漁網的繩子纏住尾巴。
近些年來,由于人類捕魚活動和海洋垃圾,每天被漁具纏住,導致溺亡的鯨豚類動物多達上千頭!
即使越來越多人類具備保護意識,越來越多海洋保護組織會進行救助。
但被纏住身體或者尾巴的鯨豚類動物,如果短期內無法浮出海面換氣,就會釀成悲劇。
虎鯨群自然知道被纏住尾巴的后果,一群虎鯨浮上海面,向船上的漁民求救。
可惜語言不通,漁民以為虎鯨們想吃更多鯡魚,無奈地表示‘好好好,我等會再收網’。
漁民不打算立刻收網,就無法發現被纏住尾巴的虎鯨。
即使發現,這個位置在海面百米以下。
假如漁民沒有潛水經驗,一時半會兒肯定無法下船救援。
虎鯨們聽著同伴的求救,急得紛紛吐出含有空氣的泡泡,希望幫助被困住的同伴堅持一會兒。
喻以筠看到這一幕,忍不住覺得揪心。
人類活動對海洋影響太大,有時候并非他們主觀故意,卻會對海洋動物造成滅頂之災。
據調查,海底每頭藍鯨,體內都有大量未消化的塑料和海洋垃圾。
喜歡與人親近的虎鯨,曾經因為過于靠近船只,死在鋒利的螺旋槳之下。
近年來,人類有意識將船只螺旋槳改為內置,出臺各種各樣的政策治理海洋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