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隱年道:“嗯,我很喜歡你的聲音,比賽還給你投過票。”
陳眠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哈哈,這都五年前的事了,
現在也沒幾個人記得了吧。”
五年前是《靈魂歌者》大爆音綜的第一季,
也是歷屆熱度最高的一季。除了陳眠之外,
還有一位參賽選手——如今的頂流陶一舟。
方隱年當時還在讀初中,
每周末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南星衛視看《靈魂歌者》直播。
陳眠是他最喜歡的選手之一,
帶點小煙嗓的音色非常獨特,
唱歌時的情感表達也很真摯。
可惜在7進4的比賽中抽簽抽到跟陶一舟pk,慘敗出局。
那時候的陶一舟已經有大量的粉絲了。
陶一舟背后的營銷團隊非常厲害——當然,初中時方隱年還不懂娛樂圈的營銷套路,單純以為陶一舟唱得更好才能贏。
現在看來,
陶一舟當年奪冠是有背后團隊在保駕護航。而陳眠這樣沒有簽營銷公司的“個體戶”,自然會成為比賽中的炮灰。
如今,方隱年自己進入娛樂圈,才看清了很多事,這個圈子其實不講什么公平。
想要闖出來,要么背后的營銷團隊非常牛逼,要么自身的實力過硬。
而歌手的硬實力除了唱功之外,還有個關鍵——那就是創作。
如果沒有創作能力,只能依賴別人寫歌,找不到好的制作人,就很難呈現出好的作品。
比如陳眠,當初拿到了第五名,唱功、音色都不錯,可惜沒有好資源,只出了一首歌。
他是典型的后續作品跟不上,然后慢慢糊掉的歌手。如今大家說起《靈魂歌者》,也只知道陶一舟,很少有人能記得當年大賽的第五名。
可明明當年他們pk的時候,實力不相上下,后續的發展卻是云泥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