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演藝也是忽然間意識到,陸煦居然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公司最賺錢的藝人!
客觀來說,陸煦簽約飛揚演藝后,飛揚演藝給他的資源還算不錯,并沒有因為他是半路簽進來而給他不平等的待遇,可陸煦帶來的回報卻更加驚人。
即便陸煦不熱衷于商業,他的商業價值卻是飛揚旗下第一。
甚至因為有陸煦的加盟,飛揚演藝這家老牌經紀公司又一次重回大眾視野。
飛揚對旗下藝人一向盡心盡力,陸煦既然不喜歡公司干涉他的選擇,公司就不干涉。
事實證明,雙方的這份默契作用很大——
目前的演員潛力榜、熱度榜、上升榜上,陸煦都排第一。
角色cp榜上,江霖和蘇陽排第一。
劇集熱度榜上,《尸聲》遙遙領先。
至于代言和商務的邀請,不夸張地說,飛揚演藝旗下所有藝人的商務數量加起來,都不及陸煦一人的多。
……
《尸聲》大結局后,陸煦把商務邀約推了一大半,才有空研究新劇本。
他發現,這個時代和他上輩子有不同——演員的曝光量很大,綜藝和商務合作也更多。
在他上輩子,演員是一份相對神秘的職業,不能過度曝光,否則觀眾的注意力將在戲外,而非他演繹的角色身上。
這輩子的話,演員群體里曝光最低的是電影演員。
“有電影劇本找我?”
陸煦才發現,邀請他的劇本里,居然有一小半是電影劇本。
電影和電視劇的分界線其實很明顯,和陸煦年齡相當的男演員里,誰是混電影圈的,誰是混電視劇圈的,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早年間電影導演挑演員,講究一個電影臉,最近幾年這一趨勢倒是有所改變,畢竟全世界都處在審美大幅降級的階段。
在陸煦看來,“電影臉”這種說法或許有些道理,卻是小圈子自娛自樂、拒絕外人進入的把戲罷了。
全世界的電影圈都是一個封閉的、由一小撮人占據主導的圈層。
陸煦先看了其中一個劇本。
這是一個武俠劇本,講了一個隱居多年的俠客收養了一個女兒、為這女孩再入江湖掀起紛爭的故事。
劇本不厚,陸煦把它摔在桌上的聲音卻有些沉。
“這是張治珍導演的新作。”許聞補充道。
陸煦看向許聞,一臉“就這”的表情,經紀人朝他聳了聳肩,神色無奈。
第二個劇本,則是失落青年尋找自我的故事。
還有青春疼痛、搖滾青年……陸煦不由皺起眉:“意圖也太明顯了吧?”
這幾個劇本的質量,他都看不上。
雖說投資方和制作方都稱得上聲名赫赫,可在陸煦看來,導演本人或許都沒弄明白自己究竟想拍什么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