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太明目張膽了。”許聞蹙眉道,“是把業內當傻子,還是把觀眾當傻子?”
上網一搜,《三途川》劇組居然還在發通稿,什么堪比《阿x達》的奇幻大片,什么全明星陣容。
然而劇組吹得越狠,陸煦越覺得對方在吹牛,給他一種撈上一筆就跑路的強烈預感,就像當初的《俠客》似的。
偏偏張治珍真就對《三途川》推崇備至,不僅去劇組探班,回來寫了夸贊的萬字長文,還去劇組擔任了一段時間的拍攝指導。
據張治珍所說,他分文不取,只為了《三途川》劇組與他共有的“藝術之夢。”
陸煦:“擱這疊buff呢?”
都張治珍了,都《俠客》了,這電影還能好嗎?
自從上回貝泓被陸煦diss了一通,《三途川》劇組扯上陸煦的營銷變少了很多,不過隨著《三途川》官宣定檔,又剛好和《反轉都市》檔期相近之后,關于雙方的討論又一次熱鬧了起來。
畢竟一部是大導新作,不管是陸煦和趙熠帆的不和傳聞,還是齊笛和柳任農工作室解約,都與《反轉都市》息息相關。
《三途川》則是業內少有的奇幻大制作,雖然陸煦猜測它會是一部“離譜”的電影,卻不妨礙觀眾們對它抱有期待。
特效電影做差了那是真差,可如果制作得足夠精彩的話,那就意味著,與海外強大的電影工業相比,華國電影工業也有可取之處,可以與海外的競爭者們在同一水平線上進行競爭。
從某種程度上說,電影工業是硬實力的體現。
譬如一部投資過億的電影,對國內市場而言再正常不過,甚至一部電影投資過10億,依然有足夠數量的消費者來支撐它回本。
但放在海外電影市場上,票房4、50億意味著,即使一張票售價100元,也需要有4、5000萬的觀眾去支撐它。
打開世界人口圖,達到這一人口的國家也就那么2、30個,何況不可能人人都進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