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a77”這個關鍵詞,評論區一水夸陸煦好看的,還有觀眾認出了他就是《詭詐》的主角之一。
所謂“《編號a77》爛得讓人家笑話”的言論不攻自破,《編號a77》不僅有觀眾買票,還有相當數量的觀眾愿意買票。
“我現在明白了,根本不是《詭詐》玄學,是陸煦玄學才對。”
“小狗頂流實錘了。”
“笑死,《轟鳴尖嘯》營銷咱們國產特效片不如它海外大片,擱這踩你掙高票房,它越是拉踩《編號a77》,我就越要支持《編號a77》,憑什么啊?”
“樓上你的心態和我一模一樣,人家很明顯就是看不上你,嚷嚷著要碾壓咱們的暑期檔電影呢。”
某些影迷的想法被批評為“狹隘”,“應該從電影本身出發,而非固守自身的偏見”,結果“狹隘”這個詞前腳被放出來,后腳《轟鳴尖嘯》男主角就在接受采訪時侃侃而談,談自己的成功,談《轟鳴尖嘯》在華國的票房。
“……他們喜歡我的電影我很高興,但你知道,無論是否有他們,都阻礙不了我的電影的成功……”
影迷們叫“狹隘”,這位男主角的言論叫“敢于說真話”。
他混跡x萊塢的人設就是爽朗直白。
在他侃侃而談的同時,《轟鳴尖嘯》已經在國內取得了3億美金的票房,華國市場成為了電影全球票房的重要一部分。
得益于紅海影視的營銷能力,這段采訪沒有被大規模擴散開來,但男主角本人從未現身國內宣——《轟鳴尖嘯》上映期間,他去過全球十多個國家。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在這之后,《轟鳴尖嘯》國內票房倒是大跌,上映一周后就被《編號a77》踩在了腳下。
雖然微博上,男主角的粉絲舉出了數十個他多么熱愛華國的例子——其中包括他認識xx導演,和xx演員在紅毯上合影過。
陸煦:“……”
能說出那番話已經很智障了,公開場合演都不愛演的話,就是智障中的智障。
《編號a77》上映半個月,票房突破了32億,業內預測,電影的最終票房預計會和《無畏人生》相當,突破40億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