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雷屬于最早關注《面人》票房的那批觀眾,中途雖然有幾天沒關注,但《面人》后來的票房走勢著實出乎他的意料。
到后來,《面人》的票房幾乎趕上了在北美當地上映的正常影片,雖然總票房數不算特別靠前,但1億美金已經稱得上很賺了。
而在口碑上,《面人》也超越了《編號a77》,成為本屆日落影展知名度最高的一部影片。
消息傳回國內,對于掛著陸煦名字的影片的成功,業內和觀眾們都已經麻木了。
觀眾們已經習慣了陸煦拍片→票房大爆或者口碑大爆的模式,其中大部分影片還是票房和口碑兼具的那種。
“不敢想象,其他人拿了日落影展影帝的話,吹牛會吹成什么樣?!”
“應該資源上一個臺階,代言贊助什么的都來了,可惜陸煦這些都不缺。”
“真的,放在十多年前,誰能捧回來一座日落影展影帝的話,就是中生預定,當初戚竹就是先在國外拿了影后,回來資源升級順利躋身大花,只是現在沒什么人去國外發展了,大花的時代也漸漸過去了。”
陸煦雖然拿了日落影展影帝,卻是公認的加成最少的影帝,他的資源在國內本就是第一階梯的,除非他現在跳出國內市場往海外發展,否則對他而言,是否拿下日落影展影帝的獎杯,區別并不大。
但觀眾們還是忍不住感慨,曾經為了追逐海外獎項,導演和演員們自身可謂拼盡全力,而現在,陸煦這座獎杯拿得看似毫不費力。
“說明他演技真的很強。”
“我的感慨是,各國影壇好像都缺少那種強有力的新生代,登上日落影展的劇組和演員幾乎還是些老面孔。”
“因為電影圈就是很封閉的,陸煦確實是沖出來了,可下一個陸煦想冒頭還需要多久?”
就日落影展自身發展而言,恐怕也需要多些新鮮血液。
陸煦拿下影帝之后,倒是有外媒大張旗鼓地發假消息,說陸煦即將進軍x萊塢,或是某位大導欣賞陸煦,期待和他合作,甚至有相關公司聲稱將撮合陸煦和奧斯卡影帝、x萊塢一線大牌合作。
后者倒不是假消息,項目的計劃也發到陸煦手里了,但在陸煦看來,這個項目沒有太大的吸引力,邀請他的那個角色,用他可以,用其他任何一個角色也可以。
更像是專門用來騙票房的
陸煦沒接下合作,項目發起方表現得頗為遺憾,不過之后,借由那位奧斯卡影帝的名聲,發起方倒是邀請到了一位業內一線明星。
對方屬于發展僅次于陸煦的青年男演員,當然,論實績的話,陸煦強過他好幾倍。
對方的發展算是平穩,和陸煦在票房上有過競爭,但彼此間并沒有過沖突,對方性格也比較低調,日常露面少,只專注于提升自我。
“王洛接了這個項目?”陸煦在網上看到消息,就問了許聞一句。
“聽說是的。”許聞給出了肯定的答案,“王洛大概是想往外再走一走,他對自己的現狀不太滿意。”
陸煦剛沖進電影圈的時候,還有人把他和王洛放在一起比較,但現在這種比較幾乎已經看不見了。
作為被比較的一方,發展比陸煦低了一頭,王洛心里只怕也并不滿意,但就目前來說,他想超越陸煦確實很難。
對于和陸煦同一時期的演員而言,陸煦既是一座大山,也是一塊巨大的陰影。
陸煦后續沒再多關注這個項目,不過從新聞報道上他了解到,王洛吃虧了。
那家x萊塢公司承諾的主演是奧斯卡影帝,可實際開機之前,演員卻換成了一個x萊塢二線演員,據傳那位奧斯卡影帝開機前退出了,但還有一種可能——對方一開始就不在項目籌備當中,這只是發起方畫的一塊餅。
除了臨時換演員外,到了拍攝中途,劇組同樣出現了不少問題,譬如戲份分配不均,譬如資金鏈斷裂……王洛倒是沒有大肆宣傳自己吃到的虧,可這么一個大項目擺在那里,想讓人不關注都難。
面對王洛的遭遇,陸煦倒沒有慶幸自己拒絕了這次合作,他不相信劇組的坑是臨時挖好的,應該是一開始就有,無論誰接了這個項目,都注定會掉進去。
對于x萊塢而言,即使非本土演員在本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參演好萊塢電影時,依然會感受到闖蕩陌生區域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