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強調(diào)戲服和造型,是因為,同一個人從日常模樣切換到恐怖的劊子手形象,這種轉變幾乎是在轉瞬間完成的。
上一秒陸煦還客客氣氣和他打招呼,介紹自己新簽了飛揚演藝,這次在《識骨之途》里扮演主角俞一。
下一秒,他就換上了一副殘忍冷酷的面孔,將喉管切開后,在仇家灑得遍地的猩紅血液上、在仇家還未完全闔上的眼前,如同加工一般切了一刀又一刀。
偏偏他的表情是如此淡漠,好像復仇只是一種儀式。
又好像,他殺的多了,于他而言,這只是尋常,已經(jīng)無法再讓他生出任何快感了。
這場戲拍完的瞬間,整個劇組鴉雀無聲。
所有人的視線,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在朝著片場正中央偏斜。
時隔許久,才有低低的議論聲傳來。
“……我天,陸煦一直這么會演戲的嗎?”
“這就是俞一啊!”
書粉們對影視化永遠抱有質(zhì)疑的態(tài)度,而通常情況下,作品的影視化都無法達成書粉期待,畢竟看書時,大腦可以無限暢想,影視化卻把無限的幻想拘束在熒幕上那方寸小空間里,期待值瞬間就破滅了。
當然,布景、造型包括特效的部分都見仁見智,即使做得不夠好,書粉們心中也沒有固定的標準。
角色卻不同。
長相、造型、身材……這些很重要,可和演員與角色產(chǎn)生的共鳴比起來,又沒有那么重要了。
如果一個演員把角色駕馭得足夠出色,即便有外界因素讓書粉們覺得他很違和,只要他能把角色的本我演繹出來,某些方面的不足同樣可以被忽視。
當陸煦踏足《識骨之途》劇組的一瞬,在劇組不少人眼中,他的外表確實符合孔樂對俞一的描寫。
好看,卻沉默。
陸煦沉默的時候有股天然的憂郁感。
然而,陸煦雖然在《天子》里證明過自己的演技,對他能否駕馭俞一這個角色,《識骨之途》劇組眾人仍有些懷疑,畢竟配角不是主角,配角的演技不會被觀眾舉著放大鏡一幀一幀細細查探。
此刻,導演雷靄在一旁偷笑,孔樂也是一副滿意的態(tài)度。
陸煦剛進組的時候,無論他們怎么強調(diào)自己對陸煦很滿意,眾人都是一副不太相信的態(tài)度。
但現(xiàn)在,真相大白。
“他真是偶像組合出身?”
“偶像組合出身能演成這樣,我都不好意思說我是科班。”
“哎,誰說不是呢?所以……臨歌娛樂到底是怎么想的?”
“發(fā)瘋唄,要么就是verse另外幾個太厲害,硬生生把陸煦擠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