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天子》在星辰獎的最大競爭對手《我們生活在平凡時代》就是講述平凡人的作品,導演歐慶春很擅長對平凡人的刻畫,不過歐慶春所描摹的對象通常有特定的身份,比如建筑工人,比如大山的守山人,而黃路寧這個角色則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普通人。
模糊的普通人。
如今的導演和編劇已經不太愛刻畫這種普通人了。
當然,觀眾也不算很愛看。
正是因為這種角色太常見,所以反而不好演——演員們的真實生活與之是相脫離的。
相較之下,歐慶春的劇可能還更好演一些。
特定職業的話,演員很容易找到一個模仿對象,只要跟著現實人物走,演員慢慢就能掌握表演的技巧。
……
“你沒演過這種角色吧?”韓霄問陸煦道。
他在劇中扮演黃路寧的父親。
陸煦點了點頭:“以前沒有過。”
上輩子陸煦倒是演過相似的角色,但也不能說和黃路寧100相像。
這一場戲,韓霄和陸煦圍著紅薯爐子吃紅薯,兩人在路邊等車,風呼呼刮著,一個紅薯兩塊五,剛入口的時候特別燙嘴,兩人呼呼吹著氣,但一口烤紅薯吃下去,風好像都沒那么冷了。
紅薯不貴,年輕時候的黃路寧壓根不把它當回事,可他剛打算買,黃爸卻說他不吃。
以前黃路寧以為他爸是不喜歡吃,可回到過去的他明白,他爸是舍不得花這兩塊五。
就像父母很少下館子,一塊錢一瓶的礦泉水也舍不得買,去哪兒都隨身帶著水杯和毛巾,盤算著每一塊錢的用處。
紅薯到手之后,黃路寧掰了一半給他爸。
“我不吃。”
半晌,那半塊紅薯還在黃路寧手上舉著,黃爸只能無奈接過。
父子倆在風中吃著紅薯,黃路寧身上裹著羽絨服,黃爸卻只有件舊棉服,可他和黃媽卻從沒想過給自己添置兩件新衣服,家里有什么好吃好用的,都必然先緊著黃路寧。
紅薯吃過了,黃爸下意識地去掏煙,卻忘記自己已經戒了。
和陸煦對戲的韓霄也是一位老戲骨,他和程赟那種老戲骨又不太一樣,雖然都是演配角為主,但韓霄更擅長演一些生活化的角色,他演這類角色的時候看不出一點表演痕跡。
比如在這場戲里,沒抽上煙的黃爸不好意思地對兒子笑了笑:“都忘了自己戒煙了,這煙抽多了不好,對身體不好。”
說罷他又尷尬地低下頭去。
這一小段戲和金木寫的劇本里有點出入,是韓霄提議要改的。
黃爸戒煙一方面是為了省錢,也是因為商店里已經不太見得著低價煙了。
人人都好面子,抽煙要抽好煙,見了朋友給人家散煙,抽一盒低價煙人家也知道你混得一般。
可抽了人家的煙,下次見了人家是要還的,倒不如一開始就說自己戒了煙。
在劇本當中,黃路寧是有關于煙的記憶的,在他小時候,黃爸還抽過玉溪蘇煙,后來就是紅塔山云煙,再到后來,家里連煙盒都看不到了。
就像他媽還說過以后要回老家整個院子,在門口種一棵桃子樹枇杷樹,后來也漸漸少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