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拼到最后,拼的其實是一個愛字。
錢有了,榮譽也足夠多了,有人會敷衍著隨意拍一拍,反正依然會有大筆鈔票進賬,可有人仍在堅持,愿意為電影這個行業不斷付出,在這個時候,愛字就很重要了。
春節以后,導演給陸煦放了一段時間的假,劇組正常拍攝,拍其他的戲份,陸煦的戲份雖然占據了《編號a77》的大半篇幅,其他戲份卻同樣不少,還有一些動作陸煦實在完成不了,比如爬上飛行中的直升飛機的同時順便精準刀個人,之后再把直升飛機開走,這部分屬于替身來完成。
武鳴倒是覺得,以陸煦的完成度來說,他現在可以轉型為動作戲演員。
國內外不是沒有這樣的先例,比如那位主演了著名的戰爭劇情片的x萊塢男演員,年輕時是文藝片演員,人至中晚年才開啟了“營救”賽道,打戲一部接一部地拍。
陸煦感謝導演的看重,但他不喜歡把自己拘束在某個題材中,他的體力也不足以讓他沿著動作戲演員這條路往下走。
……
陸煦現在才開始參與《夜觀天象》的宣傳,時間其實已經晚了。
不過劇組并非只有他一個主演,李焱承擔著更重的宣傳任務。
定檔之前,劇組想過不少片名,什么《鬼神之道》,什么《緝妖除邪》,到最后實在不知該取什么又讓人印象深刻、有稍微有些內涵的片名,琢磨半天還是繼續用了《夜觀天象》。
“不好聽,但也不至于難聽。”導演岳琛心態十分樂觀。
《夜觀天象》拍攝期間,劇組上下心態上倒是有些緊張,主要是憂心票房,臨到電影快上映了,導演以下的眾人反倒樂觀了起來,陸煦相當好奇他們的心態轉變。
“緊張有什么用?都拍了,都上了,又不能把花出去的錢給吐出來。”岳琛道,“反正定了春節檔,哪一年的春節檔好對付過,倒不如什么都不想,日子反倒能過。”
陸煦默默豎起大拇指。
正如岳琛所說,沒有哪一年的春節檔競爭不激烈,今年也是如此。
前年有《歸期未定》在其中攪局,其他電影的排片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響,今年就算有劇組私下里和院線簽訂了協議,也不會表現得和《歸期未定》一樣猖狂。
觀眾對于保排片的反感程度,足以讓繼續這么操作的劇組血本無歸。
《歸期未定》那時候之所以虧得狠,本質上是因為《無畏人生》贏得了觀眾的心。
今年春節檔,《夜觀天象》是投資成本最高、陣容最為強大的電影,拍攝成本達到了46億,是最近幾年來成本相對高的一部電影。
在拍攝成本日益膨脹的當下,《夜觀天象》的成本并不屬于特別引起關注的那一類,劇組虛報成本的情況很嚴重,《三途川》就是典型的例子,也有演員片酬占成本比例過高的那類電影——《三途川》同樣是典型的例子。
對比前幾年,電影的拍攝確實通貨膨脹了,人力成本高了,租用場地的費用、道具費,包括演員的片酬都在漲。
不過觀眾們是長著眼睛的,哪些電影沒花錢,哪些電影是真花了錢的,外行的觀眾都能判別得出來,《三途川》在大銀幕上一亮相,觀眾們就知道它錢絕對沒花在拍攝上,雖然沒人知道它把錢花哪兒去了。
為了這個春節檔,岳琛早早就拉著專家和院線方面談判,爭排片,爭場次,小到給院線發劇組周邊、易拉寶的數量,都有規范的標準。
《夜觀天象》是一部特效電影,劇組在周邊的設計上也花了一些心思,早早和專業廠家合作、敲定工期,在電影上映前制作出一批,用于獎勵觀眾和銷售。
國產電影的周邊產業不太發達,票房利潤足夠高的情況下,劇組一般也不重視這些。
岳琛從一開始就重視,主要是沒錢。
這個錢與其給盜版賺了,不如劇組主動賺,別的劇組看不上這些小錢,岳琛卻是相當瞧得起的。
他一直拍特效大片,自然希望國產特效片能和海外看齊。
海外的“大戰”系列,“rg”系列,包括海盜船長、小巫師這些ip,在電影越拍越少的情況下,ip帶來的利潤卻越來越高,這一點很讓岳徽眼饞。
《夜觀天象》今年在春節檔上,國內市場上得差不多了,岳琛打算試著把電影往海外推一推,以前岳琛就做過這樣的嘗試,可惜推廣一直不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