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臨天下》這個劇本雖然是從小事切入,卻鮮血淋淋地展現了“君臨天下”這四個字的含義,常愛偉籌劃這個劇本的時候,就沒想過把它拍成一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電影。
祁毅這個角色也屬于陸煦演藝生涯中接觸不多的。
《天子》電影里,權相是被權力吞沒的野獸,在陸煦看來,《君臨天下》的祁毅也是如此,權相是權臣,即使他再醉心權勢,他的天上也有一位皇帝,他的權勢是可以被壓制的,其他朝臣會與他相抗,而祁毅的權勢卻是不受控制的。
身為帝王,他自認為掌控一切,他更傲慢,他更隨心所欲。
他以為他擁有了權勢,但現實是,是權勢吞沒了他。
陸煦演過不少底層角色,祁毅卻是高層中的高層。
祁毅高深莫測而又自滿,即使他偶爾展現出柔和的一面,那也只是他鞏固皇權的行動,而非他本心的真實想法。
這類角色的神奇之處在于,陸煦只是演了祁毅,可只要他沉浸于角色之中,他就能體驗到那種予取予奪、掌握生殺大權的快感。
體驗角色尚是如此,真實的祁毅究竟如何,只怕會比劇本中描寫的更為夸張。
《君臨天下》最后一場戲,是祁毅處置好所有涉案的、妄圖謀逆的犯人,獨自一人坐在龍椅上的一幕。
祁毅臉上沒有心痛,只有淡漠。
臣子、宮妃、內宦……人人都能為他所用,區別是,當他用得不順手的時候,便可以輕易將他們拋開,總會有人前赴后繼地追隨他。
只要他用人得當,在史書上,他仍能得到一個明君的稱號。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他為皇帝,只要坐在這位置上,便有數不盡的聰明人愿意為他所用。
常愛偉告訴陸煦,拍這場戲的時候,他什么都不用想,只要好好坐著就行,不必想祁毅是好人還是壞人,帝王不必分好壞,因為好人未必能當一個好的帝王。
陸煦如導演所說的那樣坐好了,當鏡頭對準他“睥睨天下”的表情時,常愛偉連連示意他“保持”,陸煦就這么保持著動作。
常愛偉是個拍片效率很高的導演,還保持著早年間在港島發展的一些習慣,不過他高效歸高效,拍一些意味深長的深沉鏡頭時,常愛偉同樣能拍出韻味十足的場景。
“好!”
導演喊停的一瞬間,陸煦直接從龍椅上跳了下來,導演忍不住提醒了他好幾聲“注意安全”。
《君臨天下》自此正式殺青。
陸煦總結了一下,這片子拍起來挺輕松,只是解讀祁毅這個角色時,陸煦必須站在上位者的角度進行,這其實是不符合他平日里的表演風格的。
陸煦雖然沒有養成慣性依賴,但作為演員,他免不了也會有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
除此之外,祁毅這個角色其實相當復雜。
即使陸煦在劇組待了這么久,他自認為都沒有將這個角色解讀透徹,因為電影中要呈現的,就是一個捉摸不透的角色。
常愛偉雖然很好說話,他給了陸煦相當大的自主權,并不限制他的發揮,然而當導演和陸煦的解讀存在沖突時,他會毫不猶豫地讓陸煦停下。
換而言之,陸煦的自主權是在導演設定的框架之下的自主權,關于角色,關于劇本,導演已經提前做好了預設,陸煦不可以輕易越過去。
每個導演風格不同,陸煦既然拍了《君臨天下》,他自然要100尊重《君臨天下》導演的想法。
陸煦一點點去揣摩、貼近角色,偶爾也有和角色產生偏差的情形在,但他基本都能迅速地糾正過來。
和上一部《面人》的馬彥文相比,祁毅這個角色和觀眾的距離也很遙遠,陸煦自認在角色身上付出了不少心力,不過觀眾在看的時候未必能體會到。
沒辦法,祁毅接不了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