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離渠道少,達官貴人數量多,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
南京城的百姓想撤都沒處撤。
在渡口當中,百姓們眼神麻木的看著一名名穿著華麗的人揮舞著船票登上了輪渡。
維持現場秩序的軍隊將這些百姓攔截在外,然后看著船只離開渡口。
這些迷茫的百姓根本就買不起已經炒上天的船票。
而且這些離開渡口,駛往上游武漢的輪渡還是單程票。
因為在南京淪陷之前,他們根本就沒有時間趕回來。
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南京城百姓的撤離難度。
南京城所有的交通工具基本上都用在了遷都以及軍事用途上,這其實就是導致南京城百姓難以疏散的直接原因。
截止目前為止,百萬南京民眾還有五十多萬人都留在南京城當中。
面對這個情況肖哲他們也是知情的,但卻根本沒有改變的能力。
他們能做的只有多扛幾天,只要多扛幾天,就能有越多的百姓撤離這座城市。
可肖哲他們并不知道是,剩下的百姓其實已經跑不動了。
原先南京城有著一百多萬人,當淞滬會戰失敗,上海失守之后,有能力的達官貴人和百姓就開始謀劃著跑路了。
所以到目前為止,能跑的百姓老早就已經跑掉了。
剩下的大概三十萬百姓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他們不是不想跑,而是跑不動。
除了這三十多萬老弱病殘之外,剩下的就是從上海、蘇州、無錫一路跑過來的戰爭難民。
他們已經跑了三四百公路了,路上餓死、病死的更是不知凡幾。
跑到了南京城之后,這十多萬人實在是跑不動了,他們也同樣沒有能力再跑。
(還有十萬左右是守軍,所以在日寇圍城之前,加起來有五十多萬人。)
而且他們也不會想到小鬼子會在南京城這座首都展開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既然沒有能力跑,也跑不動了,于是抱著僥幸心理的他們便決定不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