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母杜大嫂便有點害怕想反悔。
“咱們把鍋、炭火、爐子都帶著,別嫌沉重,到時候早早過去,我地方踩好點了……”
天還沒亮三人帶著孩子就出來了,妞妞和杜大嫂走走換著坐車上歇歇腳,天擦亮,就看到河流了,遠遠都是帳篷、棚子,還有巡邏的官兵,一家人立即有些怯。
“沒事沒事,快到了,咱們往后頭走,那邊沒官兵。”杜二說。
妞妞都從牛車上下來一起走,走在阿爹身后。
官兵遠遠瞧見了,騎馬上前喊住了杜家人,杜二膽子是大但遇到了兵老爺也有些怕,馬兒還沒到先上前幾步作揖見禮,“老爺,我們是潭水鄉(xiāng)的杜家村村民,今日想來湊湊熱鬧。”
“湊熱鬧?那你們還帶鍋灶。”官兵從馬兒下來,瞥了眼后頭車上的東西。
杜二心里一緊,忙告饒說:“其實小的想今日賺點嚼頭,我們往遠處擺,定不會礙著貴人的眼——”
“遠處可瞧不到熱鬧,那邊沒人,跟我來。”
杜大哥臉色一變,當即也是告饒,杜二也怕了,給兵老爺塞錢,意思不擺就不擺了。心里后悔,怕是今日要全賠本了,空跑一趟。
官兵沒收錢,一看這倆兄弟連著后頭婦人小孩要嚇哭了,才知道誤會了,當即說:“渾說什么,讓你們跟我走,那是比賽河邊會場劃分了區(qū)域,溫大人下了命令,若是老百姓散客想擺吃食、叫賣的,有規(guī)定的地方,你們隨便往河邊扎,亂哄哄的不說,要是出了亂子,被誰欺負了,也沒人管你們。”
“不要你們的錢,趕緊收好,我今個拿了,回頭挨罰的是我們。”
最主要是,他們這趟差事辛苦,溫大人提前發(fā)了高溫費,等回頭忙完了,不出岔子還給賞錢。因此小老百姓塞得幾十個銅板,官兵還真沒放在心上。
輕重他分的清。
杜二之前是到處打聽問的小道消息,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樣的好事,當即擦了擦冷汗,忙應上,叫妞妞嫂子上車,跟上老爺。
“不急,一道走吧,也不遠。”官兵牽著馬,脾氣倒是好。
果然走了沒一會——杜家兄弟嫂子小孩腳程也快了些,到了。河兩邊寬闊地面早已收拾好,貴人的帳篷、棚子都在柳樹下,此時仆從都在忙碌。
小攤販、叫賣的百姓都在河兩邊末端,地面竟然也鋤了雜草,搭了棚子,棚子小一些,不如貴人的大帳篷、大棚子奢華,但有個遮陽地方。
“老焦,新來的你登記,我先走了,天亮了人越來越多我盯著些。”官兵送人到了交接完,騎馬繼續(xù)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