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帶上吧。
今年蹭他父皇的宮宴,但是不跟前頭攪合的意思。若是攪合了,東宮這些官品級低,包括崇明大殿的同學更是沒品級,帶了家里弟弟妹妹,跟那些誥命夫人放到一塊——還怎么玩,全都戰戰兢兢捧高官命婦去了。
溫良洳一聽,瞬間明白殿下‘良苦用心’,當即是作揖笑著答應,“恭敬不如從命,下官今年帶夫人和小女進來。”
“好啊都帶上,這一年都到了九月,可算是能松快松快。”許多福感嘆,上半年他苦哈哈監國,父皇阿爹回來連軸轉又是土改,宮里好久都沒熱鬧了。
還未到宮宴那天,盛都各府宅院都開始忙起來,后宅夫人不知道前頭的事,即便知道朝廷的事也都過去了,此時是給女兒、孫女們準備入宮的新衣。
文宅也是。
蔣氏農婦出身,不知宮里規矩,一聽要進宮很是緊張,連連擺手推辭,甚至說:“要不大兒媳二兒媳去吧?”
倆媳婦兒嚇得面色如土,腿軟能跌倒地上。
文而旦:“不合規矩。你是我發妻,殿下開的恩典,莫要推辭了,去吧。”
“但、但我這什么都不會,進宮的衣裳穿什么?”蔣氏雙眼迷茫。
文而旦其實也擔憂糾結,主要是殿下盛情難卻,這也是一方恩典,若是再三推辭也不好,但老妻一個農婦害怕也是人之常情。
“老爺,門外來了一輛馬車,說是宮里來的嬤嬤,奉殿下命令來府上教夫人規矩。”
文而旦一聽連忙邀請,甚至是親自請了進來。老嬤嬤進來請安行禮,原話一說,蔣氏高興壞了,奉嬤嬤為座上賓,開始和孫女紅蛋蛋學規矩。
除了文家,東宮班底都有嬤嬤去了。
到了中秋宮宴當日,申時初,太極宮門前車馬列隊等候進宮。今年馬車隊伍消失了幾家,添了幾家新人,大家心照不宣,互相寒暄,誰都不提朝事。
而后列隊經金吾衛檢查入宮。
朝臣走的是左掖門,命婦走的右掖門,到慶壽宮去吃席,拜見兩位老太妃。按道理圣上封了許小滿為皇后,今年宮宴該去鳳棲宮拜見皇后,但因封后大典還未舉行,許小滿又是寶親王,能在朝廷走動。
本來命婦們還嘀咕,結果今年宮里來人,一看流程還是照舊去慶壽宮,當即也是松了口氣,不讓她們還真不知道怎么奉承許小滿。
怪怪的。
東宮班底和崇明大殿學生都是走的正南門青霄門。跟著圣上宮宴不同,正北門那邊朝臣命婦皆是朝服、吉服,看上就很威嚴正式,到了青霄門這邊,東宮當官的自然是官服,一看xiong前補子,最高的就是溫良洳這個四品。
官員家屬女眷則是一身常服裝扮,自然了要比在家里時穿的正式一些,頭發都盤上去,戴著珠翠,衣服襖裙都是新的,手里牽著自家小孩子。
小孩子年歲不大,入宮前被家中再三叮囑,剛進來確實是垂目低頭規矩走路,但走一會,到底是好奇心重,偷偷摸摸四處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