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太子妃長得是花容月貌,活脫脫的神仙下凡?!?/p>
……
民間贊揚完圣上就夸太子和太子妃,他們大字不識,不懂那些朝廷斗爭,只知道今上當政后,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今上是個好皇帝。
就是民間有幾句:太子妃命硬克雙親,也沒流傳開來,反倒說的最多的都是太子妃不是凡間普通人,雙親也是仙人,生了太子妃后那就功德圓滿又回天上做神仙去了,太子妃讀書時文采斐然,文曲星下凡,太子乃真龍之子,太子妃就是來輔佐太子的。
這就叫琴瑟和鳴,天賜良緣。
就連有些地方,為殿下迎娶太子妃辦了喜會——地方官也大力支持,其實主要是商賈借此想賺一筆,最近幾年老百姓手頭松,手里有些余錢,帶著一家老小出門逛喜會。
就跟廟會差不多,不過比廟會婚嫁喜氣氛圍重。
誰家要是今年或是明年給孩子辦喜事,倒是能來采購買一買,喜會上除了吃喝玩樂外,多是紅綢、紅布、紅線,還有新娘子一些頭臉首飾,貴的便宜的都有,一些小玩意剪紙,那手藝精湛,還能要求剪一雙大雁、鴛鴦之類的喜物。
因此這喜會,之后每年三月十三在江南一些繁華之地流行來開。
年年都辦。
這是后話。
三月十三,黃道吉日。
盛都城特別熱鬧,今日是殿下迎娶太子妃的吉日,早前兩日九門各地已經開始發喜餅、喜錢了,只要吉時去蹲守,基本上都能領到。
小孩子們可高興壞了,小身影躥的很快,領了喜錢能買飴糖、糖葫蘆吃——家長一沒留神,孩子不見了,這下嚇壞了,在人群喊孩子名字。
沒一會見官兵拎著小孩胳膊送過來了。
“馬上就是殿下結婚喜日,人多眼雜,把孩子看好了?!?/p>
“誒誒官爺說的是?!北粌戳说陌傩罩挥兄x天謝地松了口氣,孩子沒被拐走,哪里還在意官爺兇巴巴的語氣。
等官爺一走,先打孩子屁股幾下。
孩子嗷嗷哭完,大人再給幾個銅板買一口飴糖哄一哄。
像這樣場景,這兩日盛都城九門街道上不稀奇,時不時發生,因為發生的多了,百姓還納罕:“官爺真是好心腸,還給找孩子?!?/p>
“聽說是殿下料到了,吩咐下來,別有拐子趁著喜事熱鬧拐孩子,送一個孩子回去,官爺還能攢著功績,回頭論功行賞呢。”
“難怪了?!?/p>
“我就說嘛。”
“不過殿下大好日子,要是有拐子趁亂渾水摸魚真是可惡?!?/p>
果然九門一處就抓到了幾個拐子,百姓拍手稱歡人人喊打,打完了才扭送到了太常寺。
前兩日預熱已經是喜氣洋洋,城中面對大街的商鋪都掛了紅燈籠、紅布、綢緞、貼了囍字,到了婚禮當日,百姓們也聽到了流程:殿下先出宮到嚴府接親,而后繞著兩條主路一圈,百姓皆可圍觀慶賀,而后車駕從太極宮正門宣德門入,在太極殿前舉辦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