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袋子稻谷看起來應(yīng)該有個七八十斤的樣子。
見問價的那人離開了宋微就湊上去。
“大娘這稻谷怎么賣的?”
“一毛八,家里要不是急著用錢我也不會拿出來。”
那大娘把稻谷給她看:“你瞅瞅,這曬得很干沒啥水分,稻谷是去年的還好著呢。”
宋微倒騰著下面點(diǎn)的稻谷抓起來看了眼,的確可以。
在大娘期盼的眼神下,宋微沉吟兩秒道:“這樣吧,一毛五我都給你買了。”
大娘有些猶豫,這個價格倒是在她能接受的范圍內(nèi)而且還是全要了,但她想多賣點(diǎn)錢。
“一毛七,這是我能接受的最低價格了。”
糧站那邊稻谷的收購價格在一毛二三左右浮動,帶到黑市來賣的自然要高一些,畢竟去買糧食價格更高一點(diǎn)還得要糧票
最后兩人掰扯了下,把價格講到了一毛六宋微全買。
總共七十八斤稻谷,一斤稻谷能出七八兩的米,這也能出不少了。
那大娘見她這么爽快,偷偷問她:“我還有苞米面你要不?”
宋微眼睛一亮:“要!”
她是準(zhǔn)備在大隊(duì)里買糧食,但大隊(duì)里的糧食購買也是有限的,而且一下買太多引起的關(guān)注也大。
財(cái)不露白,村里可有不少二流子和手腳不干凈的,被他們知道自己身上有錢那不得遭賊啊。
苞米面沒在這里,大娘說了個地址后就離開了,宋微過一會兒去拿。
多大臉,我的東西憑啥給你看?
宋微點(diǎn)頭答應(yīng),接著就去其他地方逛,又買了一匹布,沒要票所以價格比供銷社的要貴一些,且是帶著點(diǎn)瑕疵的布料。
不過就算這樣,來問布價格的人也很多,宋微過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最后兩匹了。
出來賣布的應(yīng)該是紡織廠工人的家屬,總共帶了三匹布。
宋微都沒講價直接買了其中一匹就開溜,眼見少了匹布,其他人立馬對剩下那一匹哄搶起來,不過她們都是按尺買的。
之后宋微又買了幾雙襪子,自己穿的黑蛋穿的都有,其他暫時也沒什么需要的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