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了一圈,南荼終于得到了發言的機會。她不急不緩道:“酒壇泥一般選用質地細膩、無雜質的黃土,經過篩選、晾曬、高溫消毒、研磨等工序才會用在封壇中,陳年三年以上,取來后我也對這些泥進行了消毒。”
“至于叫花雞的烤制過程,大家也能看到,經過數小時上百度的高溫烘烤,而且不直接與中心的雞肉接觸。可以不接受這種制作方法,但請不要污蔑封壇泥是‘臟東西’。”
南荼全程沒看向黃經業,她不是向他解釋的。
面對南荼的反擊,黃經業意外地閉口不言,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繼續咬住不放。因為他發現他的叫花雞外圍的面團被敲碎了,還沒拆荷葉,只怕這么唇槍舌戰下去,叫花雞的口感就不好了。
主持人這才繼續流程。
評委們品嘗過黃經業的叫花雞。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反正費盛覺得這份叫花雞沒有南荼做的好吃。
不過他剛才為南荼出了頭,這會就輪不到他發言了。
聞溥真咽下雞肉,說道:“雞肉很是鮮嫩,烹飪后紋理分明但又緊密相連,所以才有既細膩又有彈性的口感。雞肉中的汁水也盡可能的保留下來,吃著飽滿軟彈。”
不過聞溥真又問:“這位選手,剛才你說在包裹在叫花雞最外層的面團中放了鶴宴酒,我猜,在腌制叫花雞時,也用了鶴宴酒吧?”
黃經業點頭,腌制雞肉加入酒,是很常見的去腥方法。使用這種酒,也是他引起評委們注意的一個小心思,能反復提醒大家他出身鶴宴。
鶴宴的名頭這么響亮,不用白不用。
聞溥真話鋒一轉:“鶴宴酒酒香濃烈,是難得一品的好酒。用在這里去腥增香的基礎效果很好,還貢獻了它本身獨特的酒香,但是,未免太過霸道,風頭甚至有些蓋過了雞肉本身了。”
黃經業心里一沉。
這個問題真的存在嗎?存在,而且不是第一天了。可是,以往能在叫花雞中嘗到鶴宴酒味道的人,都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好的。
花了昂貴的價格請客吃飯,就要讓人看到貴在哪個地方。正是因為鶴宴酒難得,這么奢侈地用在菜肴里,更能顯示出請客方的誠意。
至于味道怎么樣,根本沒那么重要。
黃經業被這種習慣裹挾了,此時被一語點破,竟然出了一身冷汗。
他注意到聞溥真在指出這點時,許多專業評委都在點頭,可見他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輪到曲新榮點評時,聞溥真提過的問題他就沒有贅述,而是在列舉這份叫花雞幾個做的不錯的亮點的同時,又提了一個關于火候上的問題。
說到最后的時候,他突然說了一句出乎大家意料的話。
“我想我還欠上一位選手一句評價,不如就在這里說了。酒壇泥的使用很大膽,也夠精妙,確實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曲新榮竟然也為南荼正名了!
有曲新榮這種重磅地位的前輩肯定酒壇泥的功勞,將來誰也不會拿這一點攻擊南荼了。其他評委在投票時,也不會因此心有顧忌,不敢把票投給南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