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雞不比蝦餃,
賽程長是一定的,不僅廚師心中有數,
連評委都做好了苦等幾個小時的準備。
南荼把叫花雞去頭去尾,
第一步是腌制,
如果對時間沒有要求,最好將叫花雞腌制整整一夜,才能得到最入味、最鮮嫩的叫花雞。
比賽中明顯沒有這個條件,
賽制規定也不允許直接帶腌制好的雞肉來,好在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也沒有什么不公平。
因為腌制時間有限,南荼把八角、胡椒、香葉、花椒、草果以及各種調味料打成粉,與醬油、紹酒、糖、蔥段和姜絲混合均勻,均勻地涂抹在叫花雞的里里外外,反復揉搓,讓雞肉的每一個部分都充分的滲透入味。
給三黃雞實打實的進行了十幾分鐘的“馬殺雞”以后,南荼又在雞的腋下塞了兩個去腥增香的丁香,才把雞冷藏放置,繼續腌制。接下來要處理放在雞腹里的材料。
這部分原材料沒有什么嚴格的要求,簡單點的可以放豬腿肉和蔥絲,或者塞上能給叫花雞增香的香菇,南荼用的是冬筍、火腿片、牛肝菌和蝦米。
適合放在雞腹里的食材很多,各有長處,只是不能貪多,太多香味混雜,反倒成不倫不類的大雜燴了。
等待腌制的過程十分漫長,和蝦餃制作時緊張的狀態不同,廚師們有不少時間都在垂首等待,畢竟有些事是急不來的。
或許為了讓評委也不那么無聊,主持人開始介紹各個選手所準備的雞的產地。
南荼聽了幾句,格式都大差不差,多是某個星球某某農場出產的,平時吃某某牌按最佳比例調配的谷物飼料,飼養環境又是多么嚴格。以及選手們為什么選這個品種的雞。
考慮到星際位面的糧食價格,說這些雞都是吃星幣長大的也不為過。
這些都是選手在賽前向賽事方提供的資料,可說可不說。南荼就沒什么想說的,如果非要讓她發言,她就會說這就是普通的三黃雞,平時也吃飼料,不過是散落的稻谷配合粗料喂養,平時散養在山間地頭,吃蟲也吃草。
別的南荼不敢肯定,只有一點,吃蟲的雞肉就是比吃飼料的香。
她燒了一鍋水,開始燙荷葉。
叫花雞其中一道步驟是用荷葉包裹捆綁,南荼選了幾張葉大而完整,經絡粗壯、曬干以后仍帶著清新荷葉香氣的干荷葉。先用熱水浸泡變軟,方便一會兒包裹雞肉。
另一邊,主持人又開始講解叫花雞的歷史了。
可以看到,專業評委對此興致缺缺,明顯對這些故事爛熟于心,都聽過不知道多少遍了,但被抽選過來的大眾評委卻很有興趣,對這道好幾千年前的古老美食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