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相好固然可以加分,最后還是要落到味道上。岑錦文夾起放到面前的蝦餃,用筷子夾起,薄薄的蝦餃皮穩妥地兜住了一團餡料,看似岌岌可危,隨時都能被筷子戳破露出餡料,實則通過手感就能判斷出,這蝦餃皮軟中帶韌,與筷子間也毫無粘連的跡象,澄面和生粉的比例恰到好處,絕不會出現第六個選手那樣“露餡”的尷尬一幕。
岑錦文心生好感,趕忙咬了一口,隨即露出享受的神情來。蝦餃皮雖薄卻不失韌勁,蝦肉飽滿鮮甜,保留了爽口的大顆粒,加上脆嫩的筍丁,咀嚼時咯吱咯吱的,像在嘴巴里奏起交響樂。
調味也那么恰到好處,沒有出現一點突兀的元素,滿口都是純粹的蝦仁鮮甜,正是岑錦文給好幾個選手點評時讓他們追求的“本味”。
就算是大眾評委,也是接受過培訓的,前幾個選手的蝦餃送給評委品鑒時,大家還會吃的七七八八,等之后幾個蝦餃,就算覺得味道不錯,評委們也只是咬上那么小小一口,生怕一旦把肚子填飽了,對食物的挑剔程度也會成倍增加,這就對后面的選手不公平了。
可是遇上七號選手的蝦餃,評委們實在難以抵擋誘惑。看著被咬出一個小缺口,從缺口處流淌出熱氣和點點鮮美的汁水的蝦餃,只覺得把它就這樣丟在盤子里,眼睜睜的看著它漸漸變冷變涼,簡直是有罪。
蝦餃這么小小的一個,全吃掉也不會怎么樣的,對吧?于是一眾評委默契地把七號蝦餃吃光了。
細嚼慢咽,岑錦文把整只蝦餃仔仔細細的吃掉,給了個99分。
不是說這份蝦餃還有哪里不足,是岑錦文這次做評委就沒打算給出100分這樣的分數。
從事這一行這么多年,她看到美食行業就算遭遇連番沖擊,規模不斷縮減,依然堅韌地尋找生存的土壤,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等到了現在的發展機遇,不僅是技術的發展,也是所有行業人一同堅持和守候的成果。
保留的這一分,是她對參賽選手甚至整個行業的期待。希望這位選手能突破自我,也希望行業能突破桎梏。
99分就是她的滿分。
唐琛就沒這么多想法了,直接打出100分。
評委們打完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當場就展示出選手得分。
100!
岑錦文看了笑道:“是我掃興了哈。”她語氣里并沒有什么不滿,反而還很欣慰。
等這一組評選完,評委們散場,岑錦文才轉頭對唐琛說:“云頂食府做的蝦餃果然名不虛傳。”
唐琛一愣:“哪個是來自云頂食府的廚師做的?”
岑錦文也愣了:“當然是七號。除了七號,這一組也沒有別的出色的了。”
七號一定是南來飯館,唐琛雖然篤定,卻沒直接道破,作為平臺方的人,與參賽選手關系過于密切不太好。
雖然連南荼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和他關系密切了。
唐琛說:“您沒看小組名單吧,云頂食府不在我們這組。”
岑錦文訝異道:“是我想當然了,只聽說云頂食府的蝦餃在銀河星赫赫有名,還以為我們今天吃到的蝦餃就是出自云頂食府之手。等決賽時,我一定要看看這位七號選手到底是何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