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四品與五品的官員都著緋色,只是先前她是女官,穿的是宮裝,如今穿的卻是官員的圓領(lǐng)襕衫。
喬蘅吸了一口氣,望向鏡中的自己,野心勃勃而鋒芒畢露,她笑起來。
日后可是完全不同的一番天地。
喬蘅騎馬從朱雀門進(jìn)入皇城,一路行至宣政殿前,已有一些官員于此等候。
見她來,一些人面露不屑,另一些則是熱切地向她問候。
與她說話的,大多都是長公主一派的臣子。
至于另外的,無外乎不是齊王一派,或者是瞧不起女人的腐儒了。
沒過多久,兵部侍郎趙鐸也到了。
他直奔喬蘅而來,“喬少卿。”
“趙侍郎。”喬蘅向他行禮。
趙鐸是長公主的駙馬,也是趙錚鳴的大哥,按照民間的說法,喬蘅以后是要叫他一聲“大伯”的。
“今日太常寺有外務(wù),二郎不在,他非叫我照拂你些,不過我看喬少卿是不需要的。”趙鐸是個隨和的人,當(dāng)初趙家是反對趙錚鳴和她的婚事,要不是趙錚鳴堅持又有趙鐸在中間調(diào)和,這門婚八成是成不了的。
喬蘅謝他關(guān)心,轉(zhuǎn)而問起長公主,“長主身子可好?”
趙鐸唇邊沒有笑意,“生產(chǎn)時落下舊病,比前些年好多了。”
說罷,他朝齊王的方向冷冷望了一眼。
“還請長主一定保重身體。”
“自然,勞你關(guān)心。”趙鐸壓低聲音,“江都之事喬少卿還需費心,長主對你寄予了厚望。”
“下官必當(dāng)竭力。”
兩人話音未落,刑部尚書便到了,兩人趕去拜見。
刑部尚書趙琰也就是趙氏兄弟二人的父親,看向喬蘅的時候面色有些古怪,但也干巴巴地關(guān)心了她兩句。
未曾多言,宣政殿的大門敞開,百官列位。
朝堂之上,大臣依次進(jìn)言。
皇帝聽了,都是些無關(guān)痛癢的事,“朕記得不日鴻臚寺便要啟程江都了吧?”
皇帝身邊的內(nèi)侍稟報,“正是,新任鴻臚寺少卿喬蘅今日也在殿上。”
“哦?喬蘅何在?”皇帝瞇著眼睛在百官中尋找。
喬蘅從坐上起身出列,向皇帝行跪拜之禮,“臣,鴻臚寺少卿喬蘅,拜見陛下。”
“起身吧,朕記得你是江都人士,今日不妨就說說江都吧。”